•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令人无法打盹儿的图书馆

[复制链接]
48 0
水仙妹妹 发表于 2018-2-25 11:0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去德国出差的时候,顺便去看了在柏林洪堡大学读书的朋友卡特,卡特热情地带我去波茨坦广场吃了苹果焖猪肉,还带我参观了他们的大学。
  
  漫步在校园,我们看到了肤色各异、行色匆匆的学生。
  
  卡特带我去看了他们大学的图书馆,在阅览室里,我看到了很多藏书。我看到偌大的阅览室是阶梯式的,就像中国剧场的座位排列方式,而图书馆两侧的墙体和顶部都是网格式的,网格大小相等,网格横向和竖向都是直线的。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图书馆,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神情。卡特说:“这个图书馆之所以建成这样,还有一个故事呢。”
  
  当初,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平面式的,有着宽大落地窗的阅览室里中午有阳光照进来。可好多来此看书的学生被暖融融的阳光晒着晒着就睡着了,有的学生只是想打个盹儿,结果会睡好长时间,有的学生甚至还打起了呼噜。在图书馆里,为防止打扰他人,学生是不允许定闹钟的。当学生因为无法叫醒自己而耽误阅读向学校提出抗议后,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图书馆的墙壁上张贴励志标语,鼓励学生珍惜时间;比如安排图书保管员去及时叫醒学生,但由于保管员来回走动,正在埋头读书的学生又会被打扰。为了平息学生的抗议,给学生更好的阅读空间,学校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图书馆。
  
  洪堡大学的理念是崇尚自由。本着这个思想,学校找到了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杜德勒,并把学生抗议的事情告诉了他。接受了任务的杜德勒开始构思他心目中图书馆的样子。本来设计一个场馆对于建筑师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学校有了让学生不在图书馆打盹儿的要求,这就有点让人费心思了。
  
  有一天,杜德勒和爱人一起去剧场看瓦格纳的著名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演员的精彩演出深深吸引了杜德勒,让他沉浸其中。而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也激发了演员的表演热情。杜德勒一下子恍然大悟:场上的演员不就是学生要阅读的“书”吗?我们观众在看表演,而在台上的演员眼里,观众也是“表演者”啊,只有观众热情高涨,演员才有激情的表演,这样双方才能互动,从而产生动力。学生看书的时候不也是表演者吗?他看了看台上,又回头看了看剧场的观众,灵感的火花闪现,他一下子找到了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兴奋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当晚回到家,他就按照剧场的模式,设计出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平面图,并根据图书馆的特点,对部分细节进行了修改。
  
  他把设计理念告诉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得到了赞同。杜德勒把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作为一个公共的舞台,打破以独立空间为主的设计,采用层层退台的形式,宛如影剧院或者是音乐厅里面的座席,而身处图书馆的莘莘学子,永远是这出戏剧的观众,同时也是表演者。而今这座名字叫“威廉格林兄弟图书馆”的建筑,是目前全欧洲最大的开架图书馆。
  
  我问卡特:“进阅览室不需要阅读证件吗?”卡特耸耸肩,说:“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座图书馆从不拒绝任何人进入阅读。”“任何人?”我再次流露了惊奇的表情。卡特笑着说:“任何人都可以进入阅读,甚至是恐怖分子也可以,只要接受安检,放下枪炮之类的武器。”
  
  既是观众又是表演者的莘莘学子,每天都会畅游在图书馆这片知识的海洋里,而他们也在知识等级的阶梯中,沐浴着艺术、文学、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精华,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向学术的顶峰。学习的时候,不再睡觉,也不再打盹儿的他们,把这座图书馆亲切地称为“令人无法打盹儿的图书馆”。



相关阅读:机遇面前慢半拍
中国城市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恐惧高三,你就输了
作家的脸谱
中学老师杀害了三毛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9

帖子845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