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一根毛竹撬起亿万财富

[复制链接]
19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5 11:2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竹是徐先豪最熟悉的“朋友”。一根毛竹,它的年龄和直径,能破多少篾,能编多大的席,能打几个筐……无须任何测量工具,徐先豪看一眼就知道。
  
  徐先豪是福建莆田人,19岁便来到有中国笋竹之乡之称的福建永安跟篾匠师傅学手艺。三年后,他成了师傅手下技艺最好的篾匠。师兄弟几个,有的继续留在师傅身边,有的去别的乡村揽活,只有徐先豪选择了北京作为他人生奋斗的第一站。师兄弟们都笑他,北京哪有农民,有谁要用箩筐?
  
  师兄弟们说得没错。当徐先豪来到北京后,连续6天都没揽到活,而身上只剩20多元钱,连回福建的路费都不够。
  
  北京什么地方需要竹编制品呢?想了一个晚上,徐先豪眼前突然一亮,北京人爱吃馒头,笼屉用量一定很大。于是,他用仅剩的钱买了5根毛竹,做了一套四屉一盖的笼屉,走进一家石油公司的食堂。可北方人都用惯了木制笼屉,食堂的师傅们对他的产品不感兴趣。
  
  徐先豪说:“我这笼屉比木制的密封得好,热气不容易跑掉,用它蒸馒头肯定熟得快。而且非常耐用,就算你们两个人站上去也不会塌,不信试试?踩坏了不用赔!”
  
  两个大胖子师傅见他说得这么认真,真站了上去。奇迹,笼屉竟安然无恙!
  
  师傅们被他精湛的手艺惊呆了,当即请示领导,向他定做40套竹笼屉,每套260元。
  
  徐先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第一桶金,就赚到了师兄弟们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第一笔生意,也让徐先豪撬开了“以竹代木”的财富之门。他想,如果用我的手艺把竹制品做得跟木材做的一样,而速生的竹材比木材便宜,原料又充足,那么一定大有市场。
  
  根据这一思路,他发现砖瓦厂制作砖瓦时用的托板得用上好的木材才能达到耐磨的要求。竹纤维比木纤维要硬得多,能不能用毛竹来代替它呢?从三维图纸的设计到设备的定做,从原材料的选用到竹片打眼加栓,每一道工序他都认真研究,反复试验。他还特制了一把刀,可以方便地把竹节削平。几天后,竹托板研制成功。由于竹托板比木托板便宜三分之一,很快他就在天津、北京找到了市场。仅这一项,就给徐先豪带来了600多万元的收益。
  
  他还发现,使用板材最多的是建筑水泥模板,木模板使用四五次后就无法再用了,如果也用毛竹代替,一定更耐用,且成本更低。徐先豪的想法与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模板协会的政策不谋而合,他们已经委托高校研制出了一种被称为竹胶板的产品,并由湖南一家人造板厂率先生产。徐先豪看好竹胶板的市场前景,立即奔赴湖南,以其经营谋略和广阔的市场营销渠道,拿到了竹胶板的销售代理。
  
  卖别人的产品,不如自己生产。徐先豪回到福建永安,办起了多家人造板厂,由于对毛竹特性了如指掌,他改进多项工艺并申请了专利。上海世博园、深圳中银大厦、兰州世纪大厦、新疆国贸大厦等全国众多地标建筑工地都用上了他的产品。
  
  因其半成品是手工编制的竹席,所以竹胶板还是一项利及千家万户的惠民项目。徐先豪改进了破篾机,然后免费配送给农户,教他们破篾编席,他保价收购,以此带动竹农增收。这样,由他搭起的竹胶板、竹托板、竹箱板等毛竹开发运用产业链,现在每年创造的价值达数亿元。
  
  一位乡村篾匠成长为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从自己最熟悉的手艺入手,一根毛竹也能撬起亿万财富。



相关阅读:没人瞧不起你
地下铁路百年回眸
微博时代的真爱等4则-浮世绘
健康电脑使用计划
TO:亲爱的身体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