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此一时彼一时

[复制链接]
358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21:0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京华忆往》,王世襄学生时期,酷爱养蝈蝈,将之裹在衣服大襟里,带入教室。当时邓文如先生授《中国通史》。王先生回忆道:“某日椅近前排,室暖而日暄,怀中蝈蝈声大作,屡触之不止。先生怒,叱曰:‘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蝈蝈叫!’只得赧然退出。同学皆掩口而笑。此后谒先生,未再受呵责。两年后季终命题《论贰臣传》,呈卷竟与满分。盖先生未尝以学生之不恭而以为终不可恕也。”
  
  人生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可以用“此一时,彼一时”来概括。邓先生怒叱学生时期的王世襄,是“此一时”,是正当名分,因为他的蝈蝈扰乱课堂秩序;邓先生后来给王世襄文章满分,是“彼一时”,也是正当名分,因为他的文章实在好。邓先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时刻保持理性,不让自己被主观情感所左右,因此他行事才会公正。
  
  不因“此一时”而影响对“彼一时”的判断,时刻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实在是人生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准则。庄子在《齐物论》中将“彼”与“此”的差异泯灭了,与我说的将“彼”“此”分别对待,实在是两回事。
  
  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彼”与“此”搅在一起,分不清,结果是,一个小小的嫌隙,居然就耿耿于怀,甚至睚眦必报,这真是没有弄清“此一时,彼一时”这句话的真意。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和谐相处,我觉得关键就是要分清“此一时、彼一时”。“此一时”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要影响到对“彼一时”的判断。邓先生对“此一时”与“彼一时”的分别,使他成为一个非常客观公正的老师,如果人人都像邓先生那样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摩擦,那真是个个都可以成为高明的外交家。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我很欣赏:“风息处休起浪,岸到时就离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此一时”的情绪,带到“彼一时”中,有时虽然中间间隔许多年。鲁迅与周作人,本是同胞兄弟,却形同路人,实在让人扼腕。如果当事双方,能够将“彼一时”交恶的情绪,迅速化解,不带到“此一时”,那么兄弟之间的积怨实在是可以冰消雪释的。我看“台儿庄血战”的历史专题片,讲到张自忠将军和仇家庞炳勋联手抗日,不禁非常感动。当年,张与庞都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将,中原大战中庞炳勋倒戈,曾袭击过张自忠的师部,张自忠几乎遭遇不测。张自忠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庞炳勋不仁不义,因此不愿与庞炳勋处在同一战场而受庞炳勋指挥。但“彼一时”二人的积怨,并没有影响到“此一时”二人的合作。在庞炳勋部受到日军强力攻击,临沂即将不保的紧要关头,张自忠率队火速增援庞炳勋部,最终保住临沂,为台儿庄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张自忠以民族大义为重,并没有将“彼一时”的个人恩怨带到“此一时”的保家卫国之中,足见其胸怀之广阔,不愧民族英雄。
  
  悟得此一时、彼一时,一个人,就可以成为光风霁月的人,虽然有时似乎凛若风霜,但转瞬间,就可以给人如坐春风之感。王世襄之所以能遇到邓先生这样豁达的严师,实在是非常幸运的。



相关阅读:绕道而行风景独好
我愿放手,让你逆光飞翔
没来的请举手
让达尔文目瞪口呆的信
苦笑总比没笑好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