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按加古的方法训练了一个半月左右,始终不能突破一目两行的状态,只要一目两行地看,理解度就基本上是0。一直找不到原因,试过其它一些训练,都不能有所突破。
( B, K7 V+ M# L& P最近反复地看加古的书,同时注意看论坛上一些相关的帖子,突破发觉可能是自己用眼方法有误所造成的。
0 Q9 h( I$ K4 ]/ I8 Q# X- N8 l我原来的用眼方法,是盯住一行的中间向下看,经过反复练习后,自觉可以达到一目一行的水平,理解力也还算满意。但若一次两行看,理解度就直线下降为0。注意看加古的书,虽然里面没有直接提到视线的移动,但从字里行间可以间接看出,视线绝对不是沿中线一直向下。其实我在实际看书时已经体会到这点,因此,虽然说是盯住中线,但却也并不是完全一根直线向下扫。 8 T) W9 q9 z8 M1 ^2 l9 z
这段时间试用飞克2.0,在整体感知训练中发现一个重要事实: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视野已经达到一目一行的水平,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真相并非如此。实际看书时,虽然意识上是一行只看一眼,但肯定有个非常快的两头跳视的过程,否则是绝对看不清一行两边的字的。不要说平时看书那样的小字,就是飞克训练中的大字,如果你真的只盯住中间线,无论你如何扩展视野,只用余光是不可能看清楚边上、四个角上的字的!
; ~ `* }, o$ F. ^9 n加古速读法正确的用眼方法,应该是多行一起作左向右移动视线,而不是盯住一行中间从上向下移动视线。当意识到这点后,我再去试,马上就可以达到一目3行,而且理解度多少也有些,不再象原来那样始终是0了。 我相信,楼主的帖子,是对一目一行,一目一段,一目一页的正确理解。 : E( J y& B8 Q) G0 r
winneralone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有表达清楚。他不是一直强调匀速么。
* a2 s1 c0 o1 Q4 w5 |还有加古的书中和托尼.巴赞的书中都提到视点移动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视点向流水一样不停顿的移动。
: g! m3 c* t0 E/ ~3 A/ [传统上认为的,一个眼停,就能够看清一行、一段、一页的理解完全是误导。 下了本巴赞的《快速阅读》翻了一遍,汗啊,该书对视线的移动讲得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自己还迷惑了这么久,真是不学无术啊……建议初学速读的都把这本书看一下,会少走好多弯路。 2 j( ^1 K! ?4 M1 h7 H& W& [
摘了两段话,就象是专门给自己解答似的: ) p, [, y0 O+ |2 Z* d; S% d
(80-81页)
4 f) O6 W/ _) m4 c! o9 ` 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从快速阅读者“沿着书页的中部往下”阅读的常识中找到。这一意思常被误解为他们的眼睛沿着中间走直线往下。情况不是这样的,他们做的只是沿着书页的中间部分往下阅读。 # |) v5 R: |$ j3 Z3 C/ r! O
这是因为眼睛能同时看五到六个字,所以他们能很轻松地在一行开始后和结尾之前凝视,从而吸收“两旁”的信息。 # C/ D" o. l& l
(112页) ' w! h( a% a1 I0 n
垂直波形是一种常常使无知者相信快速阅读者能直线地“沿书页的中间往下”的阅读的技术。事实上,他们的眼睛有节奏地波状滑行,轻微地左右移动,沿着书页的中间部分往下移动。 精华就是一句话:
/ y# y3 `' h9 ]5 p4 o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就是不知道。楼主探究的精神的确可嘉! 加古速读法正确的用眼方法,应该是多行一起作左向右移动视线,而不是盯住一行中间从上向下移动视线。 6 \8 f5 v3 H: S: X0 T! P9 O& c
8 T- t( @& p7 L; }4 W4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