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培育0 ~0 T& N9 o+ D/ l; x* X+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学校教育不仅应使学生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而且更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对于造就具有开创性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D/ @/ L& U; u& P3 a8 f% W5 a
本节先从智力角度谈谈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M" A. p; M' B8 U* s
三 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
' I/ W. X5 i: x8 \3 M 直觉、灵感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的三种因素。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前面已作过论述,这里着重谈谈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 k9 I4 T* P; n) k& F% Y6 |1 o
1.要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 N. B4 L1 v0 D7 o2 s! C; ]
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或出现确实是非常快速的、突然的,以致有不少人把它看成是天才的一种灵机。实际上,直觉和灵感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说,知识经验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 U+ J+ H1 d" W+ F 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习得的知识经验,总会在大脑中留下一种痕迹,或深或浅地保留在记忆之中。我们把经常活跃于显意识的知识经验称为知识“块”,而把沉积于潜意识的知识经验称为“潜知”。这种知识块积累得越多,形成各种联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样,当面临某一情景的时候,就能在极其短促的时间内直觉地识别某一种模式。由于潜知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之中,有些潜知也许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未曾被唤起过,但是,那些贮藏丰富的潜知,却也有被唤起的可能。一旦这种潜知被显意识唤起,并与所要解决的沟通,灵感也便出现。可见,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直觉和灵感产生的机会也就越多。+ k: R# l$ [7 r+ V t
所以,在中小学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中的知识学扎实,但是也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叶圣陶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我们教这些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独立地去进行阅读和写作。因此,应该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这
1 u! J) K0 s0 M/ c# f4 _% z# W& e9 l% Z9 x2 g9 B8 x. Z: Y, a; v
7 F* Y D1 ~& w. l/ N6 J0 ^
# v/ k; e1 E5 M3 P& U- e2 a) B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