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打死孩子”和“被孩子打”都是家庭教育不当的恶果

[复制链接]
45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7 17:1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月20日下午,浙江一名11岁的小女孩儿因为抄作业被父亲吊打身亡。而5月19号的时候,大众还在谴责南京地铁二号线上一个打骂奶奶的小男孩儿的家长。

  一个是因为家庭管束招致的暴力,一个是家庭几乎没管束招致的骂名,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却反映了两个家庭同样的教育理念:简单粗暴。

  正如学校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一样,家庭教育也是家长和孩子双方的事情,需要有家长的成人思维和孩子的纯真天性一起参与。但是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要么是孩子服从于家长,要么是家长服从于孩子,总之孩子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基本上可以居世界前列,有些人认为这种过分重视是独生子女增多导致的;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就很重视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但是重视不代表正确的家庭教育。

  在各种文化交互碰撞的今天,可供家长选择的教育方式也五花八门。有人尊崇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人效仿西方的“放养式”。但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现状,教育方式也同样要经受住所处社会的考量,这些都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应该考虑的环节,只是许多家长却把这些全部忽略,生搬照抄,只做形式上的“拿来主义”,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从一开始就是简单粗暴的。

  以德国为例,从前的德国像中国一样,家庭教育基本上以父母为主。但是今天,大部分的德国家庭却是选择了更加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这种民主平等里包含着更多方面的考虑和更多的孩子参与,再融入他们民族一贯的严谨性。这种方式值得我们中国的家长去借鉴学习。

  对于家庭教育,家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开动脑筋,抛弃“棍棒”教育和无原则溺爱这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用平等对话的沟通交流方式,结合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好品德,与孩子一起,把家庭教育的“恶果”扼杀在摇篮中。




相关阅读: “坏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蕴
帮助孩子脱离腼腆的7种方法
家长谨慎切忌埋没孩子的天性
从小做好孩子的情绪引导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