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联想(association),利用联想的力量(the power of association)!8 x4 l. e6 D0 l* m) g
大脑记忆2、有时候有使用联想来记忆,比如用靴子的形状来记忆意大利的地图,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很可惜,人们只是偶尔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人们没有将联想系统化(systematize)!
5 m5 h- {1 {/ M# |- W% P3、进行联想的三种方法(也就是三种操作系统):
, n. O1 j5 z3 P" [(1)方法一是故事法(story association)
. Z8 }, X- Z. d2 G7 S E8 ](2)方法二是语音法(包括谐音和译音) 5 o! @* }: H2 H; p2 T, ` u
(3)重要的是方法三,就是流程法(pattern)。就是利用一个固定的程序来联想和帮助记忆。比如每天起床之后就是刷牙,之后是吃早餐,然后是上班。可以利用这个流程来将要记忆的东西来联想记忆。(可见联想的方法可以层出不穷)
" [7 G2 P8 I V. _(一)以原理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技术为出发点
0 T, u/ F8 s+ I) C( n5 g# h5 V我们要把握记忆术的核心原理“用已知学未知”或“以熟带新”,而不能关局限于传统的记忆技术。这样,才能开发出新的记忆方法。 8 w9 j5 ^! A0 V
联想的方法绝对不只以上三种,一切已知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帮助自己记忆!/ V# V8 O4 t" D7 y" i- }: z3 H& K: S
所以,一切已知的有顺序的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来记忆有顺序的资料,一切已知的发音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学习任何一种新的语言的发音(这里我已经点破了学习任何语言的秘诀了!自己再领悟一下,就是学习口语一定要全部将外语单词谐音化!)。总而言之,一句话,你先分析你要学习的东西,去比较你过去有什么东西和它在性质上类似,就利用这个类似物来帮助学习!
% I) d1 _4 q: i6 n3 P c(二)活用记忆术要用左脑先做减法,再用右脑做加法!再用资料本身的形象来编码! 9 e/ T1 N$ \) s! V$ R$ j, h0 b6 O
1、先用左脑来做现象变规律的减法。 ' i+ J l% t' P
举个例子,你记忆数列1、5、6、1、7、6、13、7……。是用什么方法呢?如果你用编码,你就是傻瓜!(规律是后一个数先是前两个数的相加,然后是相减)。对,如果要参加一个记忆数字比赛,一个一千位的数字符合某个规律,别人却只是用地点法来一个一个高速记忆(只做加法),而人们致力于发现其中的规律,那么就可能更有优势!
2 C6 E& b# T: t% m _. i人们在使用记忆术的时候普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记忆之前就假设要记忆的内容的量是固定的,不可以变化的!错!这是一个思维的定势。人为什么崇拜理性?人为什么推崇左脑?难道没有其中的真理吗?有!左脑是逻辑脑,是推理脑,是简化脑!人类的左脑可以将整个宇宙简化成一个方程,可以用公式来表示无限复杂的世界变化!!人类对科学的追求不正是简化吗?简化现象,简化复杂!(左脑简化原理)
0 K/ ?$ i+ t* i; J$ ?4 J0 Q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因为人们过分依赖右脑,就象人们以前过分依赖左脑一样。而右脑的简化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因是,右脑是形象脑,它的工具是形象,而形象是表象的一种,对于规律的东西,它有时候无能为力。纯粹的图像记忆主要的是外部记忆,不能帮助自己理解。(右脑局限原理); B: o ]% J Y! a, f) f8 W1 V2 W
第一个公式:简化=找规律(归纳-使得大量不同信息变成相同的信息,从而减少了要记忆的信息总量。演绎——使得信息的关系可以通过机械推理就可以回忆或者使用,从而将记忆的任务取消了--变成了推理的任务)(左脑简化公式一)
U- `* x& V$ H: _3 _; \$ H6 P0 G第二个公式:需要用图像记忆的东西等于没有发现规律的东西,也就等于没有被理解至少没有被完全理解的东西。(左脑简化公式二) ! H+ e1 l/ M1 h% Z( I# z* h
第三个公式:允许光使用右脑 图像记忆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要说主要使用右脑 图像记忆的东西,它的范围仅仅限制于两个领域: * k& q# m- _& ?
a、无意义的资料(人名、随机数字、外语单词、事件年代……)————实际上这些东西也有规律 6 I+ N- B: S* ?
b、暂时不可能找到规律的资料或者其他情况导致不能找规律的资料。 (左脑简化公式三)( c J+ G5 z4 p( t/ p- M
第四个公式: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公式三的反面,就是,一切有意义的材料都要以致力发现规律为主,绝对不是先用图像记忆法!(包括哲学、法学一切文科和理科)(左脑简化公式四)
* | c( a, |3 p1 M; Z9 ]. h第五个公式:记忆术不是图像记忆,也不是右脑记忆,而是全脑记忆。(记忆术核心原理)
9 ^7 J+ w- g4 v) N简化的基本方法是逻辑,人们说的不仅仅是逻辑基本规则,比如排中律、矛盾律等,而是包括一切推理的东西(包括一般的逻辑规律和每个学科的法则以及社会习惯等等)。
8 _0 V; d5 O( h( T& z) i0 d4 \ y5 r* s1 e; w/ E3 X
大卫·休谟2、再用右脑来做空话变实话的减法 $ Q' @. K/ W3 a5 y1 l- A
语言的一个弊端就是很可能导致空洞无误。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指出,很多历史上争论不清的哲学命题实际上是由于所用的语言空洞无意义导致的。所以他提出一个极端重要的原则就是“向任何一个表达观点语言的观点提问:请问,你说的这句话对应的是那个表象(就是形象)?”如果他回答不出来,就说明他在说没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先来寻找语言对应的表象,以此删除空洞无物的语言。(右脑减法一) : B7 t. t% d5 N7 `1 A2 l+ Y7 A
其次,语言的另一个弊端是割裂。一个事物是一个整体,而用语言只能表达一个侧面。所以“一幅图顶一千句话”。用一个实际的模型来说明问题比起用语言写上万言效果要 好得多。(右脑减法二)8 Z" E1 f2 t/ y2 p2 ~4 L- M, R
3、左右脑结合使用记忆术(最核心的记忆术原则) , }0 w& {/ J" Z, h# d
(1)在记忆有意义的文字的时候,使用和文字无关的故事或者其他定位系统来帮助记忆。其实这样使用记忆术的例子是司空见惯的。这种记忆术的重大弊端是:
7 i+ a% X$ z0 A6 G7 b首先,它所要记忆的材料明明本身就是有相对应的表象可以供奇象化的,但是偏偏要使用和文字不相关的表象,使得记忆法是外在的,没有理解的。所以成了 教育界一直反对记忆术的主要理由! - r* g: Q5 j' X) l) q; @
其次,它严重忽略了人拥有需要理解和思考这样的基本需求的这个重大事实,人对没有意义的东西是会失去兴趣的。失去兴趣就会失去注意力。没有注意力就意味着记忆的效率低下,而且失去了使用记忆术的兴趣,最终回到死记硬背的老路。最初人们由于对荒诞故事感到好奇还可能有兴趣,但是要记忆过多的荒诞故事,尤其是很主题无关的荒诞故事,就没有意思了。每次要复习这些材料的时候就要复习那些荒诞的故事。虽然有了丰富的想像力,但是没有理解力。
1 ~% F$ i2 V4 M: ^2 v6 z- D(2)如何左右脑结合
3 T: g" q4 C% E0 @就是做了减法后,用文字本身就有的意义,找到文字本身的形象,来将这个形象用记忆术加以记忆! + {4 }3 a0 n9 g( A3 c
举个例子:
# N6 H" G8 N6 [- [心理学中“需要‘的定义是:有机体感到缺乏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倾向。
# c7 [4 U0 H* V, E3 W4 X5 |- X那么找到三个关键词”有机体“缺乏””力求满足““倾向” 1 }' `# u" m7 I9 `. @6 c( ?2 @
对了,不能光去找谐音, 也可以这么记忆。一只巨大的鸡(有机体)饿了(肚子里缺乏),然后去用力的挖虫子,(力求),想吃得满满的(满足),到了一个水泥地里(虽然没有了虫子),还是一直在挖地(倾向)。 - v5 V8 u# ?7 f, u y- m2 ~! C9 R
虽然我举的例子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这样记忆,才是真正的记忆术使用之道!
" f% [. k( p# I1 m- W% {$ e8 S, a( f: u% V
; z3 ^( ?& z: }" t/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