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三根钢棍支撑起女孩司晶

[复制链接]
76 0
水仙妹妹 发表于 2018-2-25 11:5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个东北女孩,名叫司晶,她一生只拥有过270天的健康身体,却已经经历了70余次大、小手术。现在,她靠体内的3根钢棍支撑着身躯;她没有上过一天学,17岁才从天花板上糊的报纸里学习识字,至今却已经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她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却已经在全国巡回讲演400余场,3次震撼了北大讲台;她饱受苦难,除了左手之外全身瘫痪,却以残存之身挽救了成千上万健康人的绝望灵魂。
  
  主动改变生存环境
  
  司晶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9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被医生判了“死刑”。后来长大了点,工作繁忙的父母将她寄养到兰西县的姑姥家。苦难让小司晶刻骨铭心地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不可以随便去麻烦别人,另一个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其实,小小年纪的司晶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和把握。对于父母来信的内容,她说:“我不相信,我越大就越不相信!”她想要学认字,她想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知道那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她看着天花板上糊的报纸,上面的那些字,像是有无限神奇的力量在召唤着她。
  
  司晶17岁那年的一天,她对来找她做针线活的小孩说:
  
  “别看你上学,但你肯定不认识字,因为你太笨了!”
  
  小孩说:“谁说我不认识?你才笨呢!”
  
  “你要认识你就给我念天花板上的字!”
  
  于是,司晶一边听小孩读天花板上的报纸,一边使劲在心里默默地记。就这样,司晶开始踏上认字的旅程。终于,会认字的司晶用借来的一支笔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信上只有四个字:我要回家。
  
  至此,司晶结束了1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父母身边。
  
  选择自己的人生
  
  回到家以后,司晶不断奔走于各大医院,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很多医生都拒绝为她实施手术。
  
  27岁那年,司晶出现了危及生命的综合征,不得不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手术———脊柱矫形。手术整整做了8个小时,术后剧烈的疼痛更是无法忍受,但司晶却一声也没哼过。即便这样,病床上的司晶也没放弃学习。而且,在术后完全卧床的那年,她自学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医学心理学的函授课程!
  
  卧床一年后,司晶终于可以坐起来,可脊椎上两次大手术所留下来的3根钢棍,尤其是嵌进骨头里的长钩子,使她每次上下轮椅、脱穿衣服,乃至进浴盆等任何动作,都十分艰难和痛苦。而这些动作,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多次重复的生存的最基本行为。了解情形的医生这样形容司晶:“她背负着一具连着骨肉的‘刑具’在过日子,每一分钟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司晶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要认真对待我的选择,给生命以最好的交代。”
  
  走向伟大的人格力量
  
  事实上,司晶自小便善解人意。当初在姑姥家时,就常有大姑娘、小媳妇在找她做针线活的时候向她诉说心事。回到自己家里以后,聚在她身边的朋友就更多了。看着大家与自己交流后轻松、愉快地离去,司晶感到自己终于“站”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1995年她开始创办“齐齐哈尔市福源心理咨询所”,并开通了一条面向全国的咨询热线,不分昼夜地免费服务。
  
  从1992年开始,司晶拖着病残的身躯,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大病痛,到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中专院校、监狱、劳教所、少年管教所、SOS儿童村、党政机关、军队、工厂,进行以“信念与人生”为主题的巡回演讲,引起了社会的巨大轰动。她先后3次登上北京大学讲坛,其演讲被北大师生赞为“精神原子弹”。短短的几年,她累计演讲400多场。
  
  20年来,司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方式挽救了成千上万在爱情、婚姻、事业、学业等方面受挫的人,使数十万消极堕落和绝望轻生的人振作精神,重新找回了生命。
  
  司晶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积淀下来的对生命的思考结集成书,这本名为《拉自己一把》的图书畅销一时。
  
  2002年,司晶学堂在北京成立,司晶的事业开始从咨询、讲座延伸到总结、开发系统家庭教育培训课程。2005年,司晶学堂面向全国发起“拯救青春”阳光行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与关注,他们所办的“阳光青春”训练营,让无数孩子从网瘾、早恋、叛逆、厌学、暴力等误区中走出来,重新迎接生命的阳光。
  
  “为自己活仅有脚下方寸地,为别人活拥有头上整个天”这正是司晶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对于一个靠3根钢棍支撑躯体的人,她能自立于社会已经是奇迹,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中,她把人生的坐标确立于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上,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来净化和提高人们的心灵和人格品位,呼唤一种道德和责任,以增进社会肌体中的“良性细胞”———这足以让我们用“伟大”这个形容词来概括司晶的人生境界。



相关阅读:请不要做我的男闺蜜
印在矿泉水瓶上的报纸
俄罗斯方块,愚蠢游戏为何风靡
那些年我们一起喜欢的女孩
英伦汽车文化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9

帖子845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