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弱点》不只是成功

[复制链接]
54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2-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实的传奇
  
  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FootballLeague)举办的2009年选秀大赛第一轮,即有一位身背74号的黑人小伙脱颖而出,但见他身高6英尺4英寸(1。93米),体重足有344磅,约155公斤,虎背熊腰但动作灵活,尤其在防守上,更有过人之处。顺理成章,他被巴尔的摩乌鸦队(BaltimoreRavens)选中,签订5年共1300多万美元合同。
  
  这位冉冉升起的体育新星名叫迈克尔·奥赫(MichaelOher)。荣耀的光环背后,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前途无量的球星却有无比凄苦而又特别动人的人生遭遇。他的妈妈怀他时吸食了可卡因,因毒品侵害,他出生后的智商一度不足80。他兄弟姐妹共12人,父母根本没时间照顾他,连最起码的教育和温暖都没能给他。小奥赫9岁前,一年级和二年级各读两年才勉强过关,竟先后换过11所学校。16岁前,他被父母转送多个寄养家庭,还一度流落街头。
  
  雪上加霜的是,奥赫入高中后,父亲被杀去世,这一生眼看就这样毁了。但是,一名高中橄榄球教练卓有见识地使他摆脱公立教育,进入私立的教会学校。就在这所学校中,一名队友的父母肖恩·陶西和莉·安妮·陶西夫妇收养了奥赫,使他成了一个白人家庭的一员,也助他考上了大学,走进了巴尔的摩球队。
  
  奥赫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被体育作家迈克尔·刘易斯写入纪实作品《弱点:比赛进程》。经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同意并鼓励,导演约翰·李·汉柯克将这位橄榄球新星的传奇故事搬上了银幕。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影片竟成为全球2009年最大的黑马影片,上演仅8周,就以约3000万美元成本博得全美2。5亿美元的巨额票房。
  
  盲点的改变
  
  《弱点》影名为TheBlindSide,其实应译为《盲点》才恰切。美国橄榄球比赛中,每支队伍组织进攻时,都有自己的盲点。越优秀的队员,越能攻击对方盲点,使其阵脚大乱,而每一队伍越减少其盲点,越能有出色发挥。
  
  这只是其中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也都有各自的盲点,唯有减少这些盲点,我们也才能走向成功。这是电影取名的深刻内涵所在。
  
  作为一位能出色攻击对方盲点的球员,奥赫的人生原本有着严重的盲点,他家庭出身不好,没有受到任何的家庭教育,童年又留给他那么多痛苦的回忆,上公立学校后缺少督促他、帮助他的好老师,这几乎注定了他在这个社会中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机会。
  
  但他人生的盲点竟被照亮了,几乎不可能被改变的他也被改变了,这恰恰不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他之外的很多因素。这正是本片不同于一般励志片之处,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他改变的关键是什么?电影中,对他后来转入的那间私立学校的校训——“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给了两个寓意深长的特写镜头,算得上是点睛之笔。
  
  当然,最关键的是陶西一家人对奥赫的无私关爱,才使他有此巨变。他们一家毅然决然收留了这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后来又给他们不断制造麻烦的迈克尔·奥赫,陶西太太允许他在沙发上过夜,后又腾出卧室给他,最后竟和丈夫商量收养他为义子。奥赫刚到这个家时,家人们自顾自在那边看电视、吃饭并说笑,奥赫孤孤单单地一个人在桌子上吃饭。陶西太太看到了,立马关掉电视,命令全家坐到桌前,让大家手拉着手一起祷告。陶西家漂亮的大女儿不太情愿把手伸给奥赫,但只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伸给了奥赫,陶西太太闭上眼睛带领大家祷告。这感人的一幕也是美国家庭根基稳固的秘诀。
  
  富人捐点儿钱给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许不太难,但要接纳穷人家的孩子来自个家住,并收养为自家的孩子,这确是非常不易。陶西全家人最终都能真心接纳奥赫,与美国的宗教文化有关,导演在这方面的观察是很敏锐的,其表现也很到位。没有这样的文化内涵,这部没有性、没有暴力的电影怎么可能大卖?
  
  何为成功
  
  有朋友看了《弱点》后说:“你看人家的宝马车停在穷人身边请他上车,到家里睡觉;我们这边的宝马车是把穷人撞倒,下车一看没撞死就倒车再把人给活活压死,然后扬长而去!”
  
  陶西一家不只是给奥赫买了新衣服、新车,陶西太太还把小儿子托付给他。车祸发生后,陶西太太不但没有怪罪他,还反过来安慰懊恼不已的奥赫。这一切,对奥赫来说都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这就是中国人所接受的教育。我们的词典里有的是“恩怨”,无法理解的是恩典——也就是无缘无故的爱。让很多人为之落泪、弥漫在影片中的温情,其实不是奥赫配得到,也不是他努力赚取来的,而是有人愿意付出,不断地、不求回报地付出。
  
  电影从头到尾,看不到奥赫如何如何拼搏,如何如何苦练,经过奋斗最终成功之类的陈词滥调,而是描述奥赫如何被成全,而不是他自己如何去成功的。
  
  成功说到底又是什么?影片并不认为奥赫进入大学本身就是成功,甚至都没有提到奥赫的选秀成功,更没有所谓的鲜花和掌声。而是安排了奥赫的一次离家出走,最后又让他回到了养父和养母家中。他选择大学也认真考虑家人的需要。其实,鼓励他在球场上奋力拼搏的,正是陶西太太的话:“要团结,要保护好你的家人,记住,你的队友就是你的家人。”奥赫在最紧张的对决中,首先考虑的也是为了亲人的微笑而不是自己的得失而拼搏。他在家人提供的爱中找到了自身的尊严和位置,知道了自己是谁,也明白了他自己对于家人意味着什么。明白了这些,他其实已经成功了。
  
  这一对成功的诠释,可以说相当精彩。真正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发挥自己的天赋。所谓天赋,在电影中人看来,就是上帝赐予的才能,人都有责任来好好保护并积极引导。因此,一旦发现了奥赫的运动天赋,不管是学校的教练、校长,还是陶西一家,抑或是他们请的家庭教师,甚至是社会机构,都保护他成全他,对他大加鼓励,而不是嘲讽、阻挠和打压。因此,奥赫的笨拙就转变为有内秀,木讷就转变为有内涵,愚蠢就转变为有内蕴。尤其陶西太太的大女儿,一开始说奥赫愚蠢,后来在球场上却成为奥赫球队的拉拉队队长,对他也敬重起来。
  
  所以,《弱点》讲的并不是一个麻雀变凤凰、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导演的用意要比这积极得多,他从根本上即认为奥赫本来就是凤凰和天鹅,只不过有着严重的盲点,一旦消除了这些盲点,他就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看。其实,安徒生的《丑小鸭》并不是在讲鸭子变天鹅,而是说鹅蛋不小心下在了鸭窝中,孵出来的鹅老用鸭的标准判断自己,弄得自己很自卑,后来终于学会了用鹅的标准看自己,才发现自己原本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不是因为自信就变成了天鹅,而是发现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只不过身处盲点之中,没发现罢了。
  
  这部电影没有拍成所谓消除种族主义歧视的片子,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其立意比这个要高远得多。不是白人应对黑人怜悯和施舍,而是让每个人发现自己身上的美善、尊严和价值,这正是《独立宣言》所谓“人人被造而平等”的绝美释义,在中国被误译为“人人生而平等”。
  
  也正因有这些极深的用意,还有真人奥赫的传奇经历,再加上桑德拉·布洛克的精湛演技,这部影片才捕获了美国人的心。有人说这只是好莱坞式的励志影片,其他国家的人未必欣赏。真的吗?谁说中国人就不需要了解无缘无故的爱,不需要团结和温暖,不需要“做最好的自己”呢?



相关阅读:从前的样子
谁做了亏心事
艺术没有速成班
老街
冯·卡门幽默解尴尬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