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网络疯传弟子规漫画,爆笑激萌引热潮

[复制链接]
62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7 16:5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期,网络上一则关于弟子规的漫画得到了众多家长和老师的热捧和疯转,并同时被很多年轻的家长称为避免自家宝贝成为“熊孩子”的育儿攻略。为什么这则脱胎于传统蒙学经典《弟子规》的漫画突然走红?

  漫画传播中华文化

  《依依小宝成长记》——弟子规之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


  (旁白:父母呼,应勿缓”说的是父母如有叫唤,应该及时应答。父母叫唤多是有重要的事情或是确认小朋友们是否在身边,如果不应答,父母会担心的。因此,父母喊的时候,一定不能捉迷藏不答应哦。)

  漫画主人公是杭州知府顾青的一双儿女,两个小萌娃可是都有着熊孩子的小特质哦,上树掏蛋下河摸鱼,破坏力也是杠杠的!跟着夫子学习《弟子规》的日子里也是?态百出、笑料不断。但是,这对萌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有了成长,学会了礼义,也更加孝顺了,从潜伏着的熊孩子蜕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内容可精彩着呢!

  “传统的诵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浙江省中华弟子规大赛组委会希望通过微博这一平台以漫画的形式来推广弟子规,引导孩子们和家长们从顾小宝和顾依依的成长中了解《弟子规》精义,教导孩子们知礼明理,同时也希望可以借此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浙江省中华弟子规大赛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华文化的缺失

  父母家长心理往往觉得,自己辛苦就是为了孩子。对孩子种种的一切都给予满足和宽容。而我们老祖宗的教育方式“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须敬听”却被逐渐遗忘,传统文化出现断层。

  “向传统文化求助,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能量,将是今后教育中的一大重心。”在谈到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缺失之时,一位教育专家如是说。

  《汉字英雄》,《变形计》,《花儿与少年》等最近比较火爆的综艺节目,都定位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足以反应出我们社会的现状与子女的教育问题。

  你家有个“熊孩子”吗?

  什么是”熊孩子“?熊孩子是年龄在5至14岁之间,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使周边的人不耐烦乃至抓狂。”熊孩子“作为最近网络疯传的热门词汇,虽然流行时间只不过短短的半年至一年间,但现实生活中的熊孩子却无时无刻不伤透了家长们的脑筋。

  家有“熊孩子”的家长,相信对这些深有体会。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人嫌的“熊孩子”?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关注浙江省十二部委主办的中华弟子规大赛官微推出的弟子规漫画系列,从小给孩子们看生动有趣的弟子规漫画,寓教于乐,传统文化也可以很fashion,很生动哦。



相关阅读: 如何应对孩子强烈的购买欲?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在帮与不帮之间(上)
“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家庭教育十戒(下)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