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题怎么解答?这些技巧很实用
: y/ D+ W1 h1 d4 W$ _8 a7 K# ^/ c, A( i3 W0 g
肖献明认为,对类型、解题、答案组织等给予必要的归类整理,形成一些解题的规范性认识,对于提高得分,决胜意义重大。他结合典型例题,针对中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提出了具体的解题技巧。选择题:要审清4要素+ d5 c7 _; O! X- U0 \# o
; {2 S) y1 Q! k: Z j1 t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9 J( |; J$ q5 P6 Z9 v
" W) q1 e% u V NO.1 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0 o n- N% f& C2 t# {
2 q, j5 {5 b M9 ^& Y 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
6 g! o! J' k& I; { N; C+ u, U X; V" B
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G9 f1 w5 p* B
( L2 x" R* s+ e! W" e3 G
NO.2 审清答题主体
3 O5 h1 t9 Q1 z0 w
9 b: X4 M/ T" c5 ? 答题主体就是指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选择题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S9 y: L+ e" F! W4 W/ O; ]
% y0 }; g) Y$ i) H" z' C
NO.3审清条件限制3 }; I4 }. Y3 l4 Z
3 F1 D" U; E. L+ w, H2 Q2 _ 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它涉及时间、角度、对象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往往也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充分利用。' l! \/ [( J8 R; v
( F, S+ W Z, Q; v3 \6 N, ^0 z NO.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 {) B, H6 `; E0 t/ D K7 m
$ l& c2 G5 ?0 p 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 j6 W: g0 H1 E6 e
9 s4 e# {6 R: q& Z u 解析题:要注意3类型3特点4 C5 O) j2 ?. L/ u5 D5 @
6 e( S) Y! j" I% U6 v0 t( I$ Q
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后必备的,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f+ m$ q% u" W$ G* r' V2 b, w; A# ^3 k8 z- o7 S V4 W$ O8 ?
结合近年来各新课程省区及全国高考试卷情况,肖献明认为,解答非选择题即解析题的技巧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a4 H4 v; s6 P7 f4 y
6 J2 M$ G+ _5 K2 y! {4 E+ R, c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1 |3 q6 f S+ z1 J0 n+ d
, r/ k* c! y2 R& [+ a( v$ e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 ^ _( ]+ _$ V6 [* H5 K- }
+ P O w+ j1 ~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 P& ]5 o1 T* C; F
! f, d/ T- ]( C! g, \& F4 i( L 针对材料解析题最常见的三种类型,肖献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题技巧。
4 m- Y) i) L2 e E# r) Z: x4 `0 N3 o& \
NO.1文献型
. K& {+ z1 K4 G/ e: o3 [+ s+ ?
8 [( t9 [. Q2 K6 N+ S% N' m, ?9 [) w9 f 文献型简释题主要是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概括、(综合)分析能力等,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多为对联、诗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史籍文书等等。 T% j' R5 h/ O! [& D
/ x" D9 H: |2 H
对策:考生要全面阅读史料,找准史料反映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主体对象)三要素,然后联系教材上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回答时请注意以下问题:切忌只看前两句,后面不看,以为全懂了,按习惯去做,结果文不对题;按要求回答,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可以多写几句,但前后答案不能矛盾。原则上一句话一分。
1 h/ C2 _% d" K7 r% D1 H7 P
! ]5 y/ ]" H1 w9 g6 M, r, P* ENO.2 图画型# h8 b6 b) ? [ K
- R: F7 ^$ D6 y4 d; b8 c 图画型简释题是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图画可以是人物、文物。
4 ]& D/ H& f: f2 ]/ ^
* X2 {0 R! ~4 R9 y (1)人物类
6 H( \* k& n. ?5 k& _/ i6 ?% M) a' H- C& V. ^
对策:做题时,要把题目信息、人物图片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一些古代人物的绘画图,还要能从其服饰、发式、容貌等进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问题,不要太注重细枝末节,不要因小失大;要跟学过的知识挂钩,特别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不要考虑没学过的内容;要跟历史知识挂钩,不要考虑非历史知识。, X9 Y& p0 j0 U. w$ ~% X
0 W4 W, }- Q% `5 Z/ K (2)文物类 r' k* r" ~6 Q" r
' d8 x9 i0 v& k+ r: Z; r3 ^
对策:历史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正确理解历史文物,寻找有效信息,建立其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方式,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解答此类试题,一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二要从设问角度出发解读图片,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尤其是题中标注的时间和出处;三是要结合设问要求对信息进行判断,正确解答。5 p& T$ \/ f1 k9 f1 m
. G3 a& C. u5 w& e9 M
NO.3 图表型
9 X: J2 W+ h4 Y8 j( {) m+ j$ E! @( W$ Y
图表型简释题的材料是以图表形式出现的,主要考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高一,要求根据数据变化的轨迹看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看出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图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曲线图表、饼状图表、二维表格表、柱状图表等。+ r# M' y; i- F" ~+ w
/ G0 j* V3 Q3 {; F
8 u1 O; s. R; w5 r. R* D)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