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爸说 人在一生各阶段,都可以借由方法来增进自身的专注力。像是儿童可透过游戏刺激感官,来达到专注力的练习;而阅读是所有认知行为中最能促进专注力的方式,今天给大家提供几个帮助练习的参考方法。
人的头脑不是一部机器,而是有生命和学习能力的。它在人的一生中都可以被影响,不管是婴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上班族或退休族,人人都可以设法增进自己的专注力。
不过,可以达到什么目标,须视年龄而定:一个六岁儿童的专注力如果能够持续十五分钟,就足以感到自豪了。而一个十六岁青少年的专注力起码得维持三倍长的时间,他才有资格自夸。
究竟要如何增进专注力呢?虽然有许多简单的练习,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简单。因为大脑并没有一个能够影响专注力的特定区域,况且专心也不是靠苦练得来,虽然那有些许的帮助。
专注耗费心力
却也提供能量
正确的专注看起来似乎充满各种矛盾:它耗费心力,但也提供能量;练习专注的人必须全神贯注,但也必须放轻松;必须赶走其他杂念,却又不能忘记;我们希望按照逻辑步骤往前走,但若少了情绪却也走不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要能聚焦在一件事情上,但这也不能够保证什么。
正因为只有一部分的专注力是靠意识在推动,这一部分反而特别适合用游戏的方式来达成。游戏是孩童自行练就专注力最自然、最初的形式。当儿童在玩游戏时,他们自然会全神贯注,几乎感受不到周遭一切的存在。
专注在一开始是不自觉产生的,它“本身就是目的”,例如:当一个小孩想要跃过一条绳索时,他自然就会专心了。“本身就是目的”的专注行为也发生在我们玩下棋、大富翁或益智游戏等互动游戏时。这种自发行为使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自行运作的双轨世界。所以,儿童会发挥想象力并沈溺其中,这就是一种专注的表现 形式。年纪小的儿童虽然只专注在令他们感到有趣和满足的事情上,但有了这种经验为背景,他们以后也才能学习有目标的专注。
有专注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透过游戏,再次找回他们所欠缺的安静。心理师魏瑞特认为,游戏不仅是激发策略和技巧而已,它也可以引发许多对专注力来说很重 要的特质,例如儿童从中学习到必须等待轮流玩,他必须学习延迟满足欲望并控制冲动。如果他想赢,他必须注意观察游戏的进展,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玩游戏要有撑到最后的耐力,不能马上赢反而是件好事。而且,孩子可以从中学习游戏规则,并加以遵守。
除此之外,游戏还可以刺激感官,使用到的感官部分愈多,脑部愈活跃,而且吸收的讯息愈能持久。本章我们会举出许多专注力游戏的例子,以及对孩子很有帮助的放松练习指导。
运用感官的思考训练
朗读和倾听阅读
阅读是所有认知行为中最能促进专注力的,它也是一切学习和理解力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朗读中结合了思考和说话。教育学家达格玛.薇德说:“阅读的人会不由自主的一路读下去,我们会运用假设,并在阅读中修正或证实我们的假设。”
倾听阅读也是一样。年纪幼小的孩童就已经知道文字的魔力了,所以他们会对听读上瘾,同一个故事百听不厌:读的人不许有任何偷工减料,内容稍有不同,马上会被他们抓包。因为每当他们认出相同的故事内容,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功经验。
可惜只有25%的父母会为他们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阅读。研究指出,固定念睡前故事书给孩子听,比使用科技媒体更能促进孩子自发阅读,而一切能促进阅读的手段,也都能够增进专注力。顺带一提的是,孩子如果使用右耳比较能够理解句子,是因为它会链接到大脑左边的语言区。
朗读,当然也包括阅读本身,可以激发想象力,在脑海中画出图画。同时它也能刺激语言发展。人在阅读和听读时,必须启动知能,才有办法像解碼一样看懂文章的意思。视觉在接收文字讯息时,会启动一连串的认知步骤,帮助我们进入声调、气氛、文句逻辑结构和原有的知识库中。
阅读的意思不单单指流利的念出字词而已,它是思考的外在呈现。学会阅读的人,不会再像初识字的人那样只是念出字母和音节而已,阅读的同时,他也在思考。唯有在遇到复杂和特别重要的阅读内容时,才需要藉由出声念出字句来帮助理解。
儿童也需要独自安静阅读的机会,不一定非要强迫他开口朗读或拼字不可。因为当他安静阅读时,他的脑中会产生图画和意思的联想,这和逐字念出字句是完 全不同的过程。而联想对每一个思考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也有以下的经验:先是一个模糊的记忆被唤醒,唤醒它的是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然后脑中才逐渐出现完整的关连性。
1 请定期念故事书给你的孩子听,从他两岁半即可开始,把它变成一种孩子喜爱的固定仪式。在孩子学会自己阅读之前,千万不要停止这习惯。
2 给孩子看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要在安静的气氛中进行示范,利用麦克笔、纸和铅笔。
3 阅读也可以完全不拘形式。请允许你的孩子在做完功课之后,躲在小密穴、角落和桌子底下阅读冒险小说或其他精彩有趣的课外读物,并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
本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谢。欢迎绘友转发分享。
-The End-
Hi,我是米奇爸爸
写留言
1
虚谷慕道
儿童时期提升专注力的有效方法——阅读和朗读。其前提是制造、维护好“静净浸”的情境和氛围。 若要用批判性思维观照此情、智、念运作的过程,还需觉察另一要素——时间控制。若一开始不重视在每次阅读、朗读过程中培养“限时”意识和习惯,虽然有利于“沉浸文本中体会感知”,却也无意间养成了孩子“指读”(不念出来就无法解读,至少要心里默念,最好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过去)的费时习惯——这样的孩子会成为善于精读、细读的读者,但无法通过泛读、概览来掌控大部头的书,往往会觉得书一厚就很难推进阅读速度,时间一久就会影响自信和兴趣了。
补充知识:
二十年后,
你把现在的房子给孩子,
孩子会说太旧了。
二十年后,
你把现在的车子给孩子,
孩子会说别逗了。
今天,
你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二十年后,孩子会说,
谢谢老爸老妈!你们太明智了!
您只要花点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就留给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沧海桑田,时光回转,
没有什么是一直在传承的,
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
可以一代代相传一直去传承和延续!
书香门第!学会生存,学会技能学习,高于所谓择校,海马脑力学堂,半年周末训练速记速读,修习师道,学道,家道。不仅仅打造优秀成绩......我在海马脑力学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