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救助留守儿童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复制链接]
382 1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6-11-2 17:5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月9日晚11时,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这4名最大不过13岁、最小只有5岁的儿童,事发时并没有监护人看管,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而年迈的外公外婆并无照料孩子的能力。

同样发生在毕节,很多人联想到了2012年5位儿童垃圾箱内被闷死的惨剧。有所不同的是,垃圾箱被闷死儿童被定义为流浪儿童,而此次农药中毒的儿童被认为是留守儿童,因为他们有“家”,有亲人。

4名儿童的父母没有履行法定监护义务。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在儿童父母监护缺位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个相关部门(按法律规定为居委会、村委会)出来予以劝诫、制止。从事发后一直联系不上家长这一细节来看,孩子其实非常需要指定监护人。

即使这些孩子没有经济困难,父爱与母爱的缺失,也对他们健康成长不利。很难想象,这些最大不过13岁的儿童,如何承担起独立生存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同龄人,可能还要听父母讲完故事才肯睡觉。根据村民的说法,他们性格内向,与邻居缺乏沟通,很难说这种情况与缺乏父母关怀没有关系。亲情的匮乏,再加上没有第三方有效干预,让他们的童年陷入孤独无助。

4名儿童实际处于一种“事实孤儿”的状态,这是儿童福利保障的一个盲区。农村地区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过去社会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受教育问题,负责任的打工父母不会对在家的孩子不闻不问。然而,类似发生在毕节的这种家长不作为、又没有代行监护者的现象,已让儿童在事实上成为孤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有个数据常被引用:截至2011年12月,全国约有58万“事实孤儿”。

关注“事实孤儿”,政府部门、社会并非没有意识,问题在于动作步伐不够快。一些地方试点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就是针对这些不符合孤儿、流浪儿童标准的儿童。可是,这些试点只在个别地区展开,往往经济发达的地方,执行效果较好;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资源跟不上。而且,试点范围之外,还有更多需要救助的孩子。虽然有困难,可这不是政府相关部门不作为的理由,因为拖的时间越久,受伤害的孩子会越多。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物质的救助,心理上的救助同样重要。这次出事的几个孩子,可能算不上贫困儿童,但很明显,他们缺少关爱,有心理阴影。可以想象,找不到父母,无人照顾的孩子,心里会有着怎样的忧伤和绝望。

如果说,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附带伤害,对个体而言,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迫不得已;那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避免留守儿童成为“事实孤儿”、流浪儿童,应该是社会保障的底线。我们有义务替孩子们还清这笔发展的欠账。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救助,是不容推卸的国家责任。(王钟的)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记忆宫殿大师(淘宝)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shouche 发表于 2017-5-10 08: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