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4月2日讯(记者 董雷 通讯员 李俞辰 黄欢)如果您的孩子经常长时间的摇摆身体,或是经常拍打手,或是“你”、“我”总是分不清楚,那您需要引起警惕,他(她)可能是名自闭症患儿,需要及时诊治。
今天是第6个世界自闭症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行为专家黄广文主任介绍,通过国际通用的《孤独症行为量表》,您可以初步测定孩子是否是自闭症患儿。
儿童自闭症,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神经发育性障碍,一般发病于3岁前,男女发病率约为4-6:1。其发病与遗传有关,其他如生物学、生化因素、家庭因素、孕期情绪等等也有可能引发该病。
黄广文介绍,儿童自闭症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特效培训干预是主要治疗手段。这个病致残率很高,虽然有20%左右自闭症患儿智力偏高,但剩余80%则智力明显偏低,其中50%智力严重低下。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生干预,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1943年报道首例自闭症以来,其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0.9%-1.57%之间。
据2008年文献报道,中国的自闭症患儿约100-300万,患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省妇幼就接诊了200余名自闭症患者。就在昨天,该院一天便接诊了9名自闭症患儿。
黄广文介绍,一般临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史以及临床诊断的表现,结合《孤独症行为量表》得分进行诊断(量表共57个条目,大于57分可疑自闭症,大于67分可确认为自闭症),家长在家中便可初步判断。
省妇幼黄广文教授特别提醒爸爸妈妈们,儿童自闭症最早在婴儿时间,大约几个月的时候就能被发现异常,如逗乐无反应,带养困难,缺乏亲情、声场发育落后等。儿童自闭症最佳治疗时间为3岁以前,越早诊断越早治疗,孩子的干预后就越好。
附:《孤独症行为量表》
注:筛查分57分,诊断分67分。按每道题后面的分数给分,例如第一题如答案是则给4分,如不是给0分。把所有总分加起来。
序号 | 行为 | 分值 |
1 |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 | 4 |
2 |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 2 |
3 |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 4 |
4 |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 1 |
5 |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 2 |
6 |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 2 |
7 |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 2 |
8 |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 3 |
9 |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 3 |
10 |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 3 |
11 |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412长时间摇摆身体 | 4 |
12 | 长时间摇摆身体 | 4 |
13 |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 2 |
14 |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 3 |
15 |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 2 |
16 |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 4 |
17 |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3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 2 |
18 |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 2 |
19 |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 4 |
20 |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 1 |
21 |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 3 |
22 | 经常拍打手423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 3 |
23 |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 3 |
24 |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 4 |
25 |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 4 |
26 |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 3 |
27 |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 3 |
28 |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 2 |
29 |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 2 |
30 | 常用脚尖走路 | 2 |
31 |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 2 |
32 | 不断地重复短句3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 3 |
33 |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 3 |
34 |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 1 |
35 |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 | 2 |
36 |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 | 2 |
37 | 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 | 1 |
38 |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 4 |
39 |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 | 4 |
40 |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 4 |
41 |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 1 |
42 | 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 | 2 |
43 |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 3 |
44 |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 3 |
45 |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 1 |
46 |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 3 |
47 |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 | 4 |
48 |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 | 4 |
49 |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 | 2 |
50 |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 | 4 |
51 |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 | 3 |
52 |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 3 |
53 |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 4 |
54 | 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给弄坏了) | 2 |
55 | 在2岁以前就发现孩子发育延迟 | 1 |
56 | 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15个但不超过30个短句进行交往(不到15句也打“”) | 3 |
57 | 长时间疑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