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与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
G/ d3 J/ B9 w9 a% q# B. f I4 ^0 D/ f
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一个人仅有先天智力而无后天勤奋仍然不会有很大出息。学问越到深处、年龄越大,后天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勤能补拙即有此意。
4 s B) v, y5 H7 |% u* F9 S# F, ]2 J ?* r4 O( y* L' j& m9 S- O3 Y
(2)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培养有关5 b/ R+ h; h( n
; a% T$ z- q( ~; m, d. R 具有思维习惯的人群分布规律与知识层次有关。对同一知识层次的人群,又与年龄有关。知识层次或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具有思维习惯的人越多。: _; h4 b7 F4 S" p- V' e! |% f
5 H [: W5 _( D3 t( l$ _ 真正养成思维习惯的人中,成年人和知识分子比例较大。养成思维习惯的人善于发现新问题,具有对事物的敏感性。) f" I7 ?( l7 J+ L
, N1 W& G' h, d7 K
(3)思想的活跃性& I9 o8 d; z: M
- Z- L+ m& z8 }9 s9 g) M 包括思维敏捷性和灵感的频率两方面。这两方面的素质既来自先天遗传,也来自后天训练。后天训练中,教育者的教育风格也很重要。! ^( r5 t1 r4 t( N7 T5 Q
$ C. Q d$ l. M' d& Y0 W8 z4 @ B (4)思维的成熟性
+ |- s+ S/ R$ y/ S- y" A, H4 G& u6 a# {$ R$ h; Q2 l
成熟性建立在经验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经历是催熟的必要过程,一个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对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才谈得上认识的成熟性。成熟的人不人云亦云,而是持重、稳定、理智
6 U# {6 c9 B! k) @7 x0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