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三块碑

[复制链接]
40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5 11:0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三块碑的故事。
  
  第一块碑,大概立于唐贞元十九年。正面的碑文,是关于为了河道修缮而发起募捐的内容,碑的反面,则刻着那些捐钱捐物有一定分量者的姓名,不妨一观:陈之寿、佟祖石、岳守都、季丰年……祖利达、韩愈。
  
  第二块碑,应是立于宋元丰七年,于山西被发现。正面的碑文,同样是为了公益事业而捐献钱物的铭文,铭文下方镌刻了很多蝇头小楷体的捐献者名单,继续摘取名单靠后部分以观:燕南、杜经生、高魏程、刘韬、葛惠民、陈峰、王光灿、苏轼、韦迎。
  
  第三块碑,同样来自宋朝,发掘于江苏南京。正面的碑文,是记述庙宇重修,大佛重塑的事件。而碑的背面,同样是镌刻着为翻新庙宇而捐钱捐物的人员名单,依然截取名单末端数人:王飞宇、邓哲、乔宪、卓晓建、高天云、费运民、独明澈、王安石。
  
  三块碑,重见天日的时候,时人大体一见后便了之,却忽略了一点:其实,这三块年代不同的石碑,如果能细细斟酌思虑,就能发现其中别有洞天。
  
  首先,每块碑上所镌刻的人员,于后世历史上来说,绝大多数都属闻所未闻者。例如,第一块碑上至今依然为人所乐道的只有韩愈一人,第二块碑上的是苏轼,第三块碑上的是王安石。
  
  其次,韩愈、苏轼以及王安石三人,均曾任职过当朝高官,职位可谓不低。这三人,无论其政治思想,为官政绩,还是笔端文才,做人品行,均是千古流芳之人。
  
  最后,这三块碑都是与公益事业有关,凡是捐钱捐物者均会在碑身上留下姓名,以示谢意。如果细细看去,就会发现,他们的名字都位列末端,只有苏轼稍好,位于“排名”倒数第二处。韩愈、苏轼、王安石作为此等高官,捐钱捐物即使不是太多,亦不会太少,况且在等级观念极为严重的封建社会,凭他们的官职,谁吃了豹子胆,敢将他们的名字署在末端。
  
  答案只有一个:韩苏王三人,均主动要求,将自己的名字署在碑身末端。而前面的各位,商贾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均可列于自己的前面。这么多的相同,只能说明一点——韩苏王三人凡事可吃苦,亲身自向前。凡事可留名,自将身退后。
  
  韩苏王三人同为进士出身,同在朝廷任过高官,同为天下黎民做过实事,同能写就一手妙笔文章,同能扬名天下,流芳千古,其中缘由恐怕不仅仅是与学识、政治有关,其品行之谦逊、德操之馨香亦不得不提到。
  
  不信?再看看那碑身上其他的署名者,你可有听说过他们?



相关阅读:成为“票房黑马”的七大规律
美国留学札记
察言观色得全A
徐娘恨嫁帝王家
牧马人的荒原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