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男生正被女生“全面超越”

[复制链接]
52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5 11:5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原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上海市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的成长情况。但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另一个令自己震惊的结论。
  
  “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了。”周海旺说。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实上,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年-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
  
  这让周海旺始料未及。他向记者强调,女生超越男生不是一两个年级的现象,而是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他更为担忧的,则是这场“全面超越”会如何影响男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
  
  相比于周海旺的吃惊,80后广州男生黄阳光却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那些冰冷的数据所印证的,正是他鲜活的学生时代。
  
  在黄阳光曾经就读的重点初中,每逢大考过后,教学楼过道里都会贴出全年级前50名的成绩排行榜,那时居于榜首的几乎全是女生。即使在他的奥赛重点班里,女生的成绩也总是“明显更好”。
  
  好容易进了大学,男孩似乎依然逊色。黄阳光就读于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经济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1。但学院的一项统计竟然发现,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这些“看得见的奖励”,“2/3都被女生拿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在黄阳光考上大学的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男生数量还略多于女生。可两年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女生所占比例由上一年的49%上升至52。9%。
  
  随后几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0年招生数据,该年度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中,女生数量比男生超出大约33万人。
  
  儿童教育和研究专家孙云晓两年前就留意到了这些特殊的现象。他与李文道、赵霞等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
  
  一组更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从2001年—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中,有13个是女生;从2004年至年,北京文理科状元一共21人,其中有15个是女生。
  
  “在所有城市地区,女孩在教育成就上已经超过了男孩;在农村,女孩依然落后,但她们也在不断赶超。”长期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香港大学教授杰拉德·普斯提格里龙说。
  
  差别似乎在孩子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显现。长期到各地小学调研的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前校长康健发现,小学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各种称号,“10个有9个都是女孩”。最终到了小升初的节骨眼上,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重点中学的保送资格。
  
  康健介绍说,早些年,北京市甚至曾经出台政策,规定小升初时学校必须照顾男生,保证保送名额中的男生达到某一特定比例。但直到现在,学校里各种评比,女孩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去年6月1日出席北京市少先队代表大会时,孙云晓也直接目睹了这种优势。当时,坐在会场第一排的,是北京市各个小学推举出来的最优秀的少先队员。9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中,只有1个是男孩。悬殊的性别比例让长期关注“男孩危机”的孙云晓也吓了一跳。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周海旺感叹说。
  
  教育方式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
  
  毕业多年之后,黄阳光还记得班上那些优秀的女孩子们。他总觉得,那些女生更有自律能力,也比自己成熟很多。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他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游和卡牌游戏上,直到高二上学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读书。相比之下,班上的女同学们几年前就已经在努力了。
  
  “她们好像很早就知道,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黄阳光说。
  
  在孙云晓看来,男生迟到的“醒悟”并非偶然。因为男女大脑发育速度的差异,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语言表达和读写能力都比女孩发育得更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生的劣势。
  
  不过,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孙云晓与康健一致认为,教育方式也让“男孩危机”变得愈发严重。
  
  “我们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康健说。他认为,男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而女性的细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要求。
  
  一项针对全国10个省市3737名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说法。根据这项在2000年公布的调查,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参与体验、操作电脑等学习方式,而女生则更喜欢阅读、语言沟通等学习方式。
  
  然而,据孙云晓观察,那些被男生偏爱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里都“被严重忽视和排斥”了。
  
  康健分析说,正是国内“风格单一、狭隘的教育”,使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而孙云晓的表述更加直接:“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这是‘男孩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在孙云晓看来,由于体内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但眼下在中国,学校普遍提倡的却是一种“静文化”:不让跑不让跳,不准大声喧哗。学习紧张时,许多学校甚至纷纷取消了体育课。
  
  根据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与女生相比,男生普遍更不喜欢学校。2。4%的男生表示“很不喜欢”到学校上学,而有相同感觉的女生仅有1。9%。
  
  黄阳光对此深有体会。初中时,他与班上许多男孩中午不想午睡。一开始,他们在课室里下象棋,可老师不同意,说他们影响其他同学午休。他们跑到学校食堂,可食堂的工作人员也驱赶他们,最后,一群男生只能拿着象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打游击”。
  
  直到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黄阳光才惊讶地发现,在美国,中学生已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一个学生要上哈佛,可以靠钻研物理,也可以靠打橄榄球。”
  
  这位已经长大的男生也因此开始审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我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东西证明自己。”他说。
  
  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相比于黄阳光的习以为常,康健却对眼下学校里“阴盛阳衰”的局面感觉有些恍惚。这位63岁的老人记得,在他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校园活动,“男孩都占了绝对优势”。最终考上大学的,大多数也是男生。
  
  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数十载之后,强弱彻底颠倒。康健说,这固然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性别方面日趋公平,越来越多的女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值得肯定的变化”。可如今,女生表现压倒男生的“悬殊差异”似乎越来越严重,而康健也因此越来越感到担忧。
  
  在孙云晓看来,学业的失败将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带来一连串的反应,影响男孩日后找工作的成败,催生心理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很多男孩子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不如女生。他们是带着失败的阴影长大的。”孙云晓说。
  
  从2000年开始,每一个月,孙云晓都会花上一整个晚上,与家长在网络上交流。他渐渐发现一个规律:父母们谈得最多的是男孩的问题。“这些男孩子普遍不爱学习,人际关系不好,迷恋网络。”孙云晓说,在他跑过的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里,男孩也占了大多数。
  
  不过,在“悬殊差异”的面前,女生也不全然是获益者。离开象牙塔,迈入社会之后,女生的优势很快消失。“许多单位还是偏向于招收男生,尽管现在毕业的女生已经越来越多。”康健说,这首先会影响女生的就业,同时,男女生之间不平等的学历情况也可能导致女生“找对象比较困难”。
  
  “对女生而言,男生的弱化绝对不是一个福音。”孙云晓说。
  
  一些人正在尝试改变。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学宣布将在明年夏天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根据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学校网站介绍,实验班的科目将包括野外生存、使用工具、修理电器和拳击等内容。
  
  “在‘男孩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来提升男生的受教育水准。”该校在官方网站写道。
  
  这一尚未成型的计划已经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只有60个招生名额的实验班,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人。
  
  不过,在康健看来,仅仅关注男生群体的利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受益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康健说。
  
  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影响。“目前的教育不利于人性均衡的发展。它助长了学生品格中乖巧、勤奋、不厌其烦做重复工作的特质。”康健说,这个教育体系扼杀的不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伤害了那些不擅长记忆、不够细致的女生们。
  
  孙云晓也向记者反复强调,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还是对男生有更多期待,但在机制上却先把男生给淘汰了,面对这种落差,男生会感觉很失望。”周海旺说。
  
  不过,这样的担忧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作为一位父亲,周海旺也常常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就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里,她在理科班“打败”了所有男生,拿到了全班第一名。



相关阅读:这液体能替代食物吗
不给总统当厨子
六种动物悲鸣着奔来
新加坡,小小的璀璨星光
打错电话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