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培养孩子的兴趣少些“目的”

[复制链接]
37 0
安南大叔 发表于 2018-2-27 16:5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趣是培养还是尊重?能力是发现还是培养?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家庭教育中争论的焦点。

  发现孩子的长处,尊重孩子的兴趣,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观点,但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着极大的误区。

  误区一

  对孩子兴趣和能力的理解,存在着天赋决定的思想,认为孩子的兴趣主要是个体的特质,只能尊重。

  误区二

  对孩子长处的理解,往往主观色彩浓厚,直接把某些自己理解的“长处”和特长、专长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孩子是一个处于持续发展中的“天才”。在他们身上孕育着各种能力的胚芽,存在着各种兴趣的火种。是催生孩子能力的胚芽,还是夭折它们,往往取绝于父母的儿童观。

  孩子对某方面产生兴趣,往往是一种不为父母所知的正强化、一种成功体验所引导,相反,孩子对某些方面没有兴趣,往往是一种不为父母所知的负强化、一种挫折体验所导致。兴趣是培养的,父母的任务不仅仅是去尊重已存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让孩子感受赏识,让孩子发现乐趣,是培养兴趣的要旨。反之,过度强制、过高要求、反复体验失败则是导致兴趣泯灭的“头号天敌”。

  兴趣是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孩子各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无论是运动、言语,还是绘画、音乐。孩子的各种能力可以全面发展,孩子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父母最要紧的不是发现长处去培养特长,而是重视发展的各个方面,及时挽回可能已被“破坏”的能力胚芽,促使孩子全面高质量地发展。


相关阅读: 四招助你当好初中生家长
大自然是最好的玩具
提高“玩商”让孩子更聪明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问诊孩子梦想,治疗家长焦虑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

帖子603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