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前,孩子是不懂得如何有方法地记诵内容的。所以,父母恰当引导,可帮孩子更轻松地认识、记忆很多东西。! r& H, x& K- M* [! r! T% ^; M
* L+ A& }# f8 b7 L, I6 F# @
策略一:复述
" ^. v( I: T: s# P) u8 d人们保存新信息时所使用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就是复述,即不断地重复直到我们认为已经记住了。这跟我们通常理解的死记硬背很像。但对于孩子来说,虽然复述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但是要在以孩子的年龄特征作为基础考量的前提下进行,切忌死记硬背。最好的方法,是把复述结合到各种游戏或者活动当中。而游戏,恰是孩子们需要的。
# q* E# n% g# [9 d& ^! {# V' _5 T6 D0 }4 k
比如,把你希望孩子记住的东西,编进有趣的故事里。通过可爱的故事主人公的嘴巴说出来后,即使是枯燥的乘法口诀,也会变得有趣。有亲子阅读体验的父母都知道,孩子们对于喜欢的故事,常常会反复听。这其实就是孩子在学习和记忆的一个过程。所以,父母千万别嫌烦。当然,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把需要记忆的内容,融入角色之间的对话当中。3 T/ x3 P6 R7 K; b/ ~6 p% C" }) [
+ I' u$ R% S7 M) _$ i
策略二:组织
# o O) M0 `: A2 k6 T7 w, [2 w* |. n) Z8 L复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但还是偏于刻板、缺乏想象力。如果人们仅仅依靠复述来记忆的话,就不能发现刺激物之间特定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这些项目。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组织是更好的记忆策略。
7 }3 d C* a# I* @5 x5 z' L6 a
" H0 ^1 H7 V' g! G举例:6 d# l+ J' V' X% P7 t4 Z Y
第一组:火车、打火机、锤子、裤子、花、眼睛、橡皮、猫、水壶、树叶) @, F, b {' B3 y* b
第二组:剪刀、毛衣、自行车、勺子、汽车、衬衫、袜子、公交车、盘子、汤匙
G% _2 C1 P4 h5 A
9 `7 H2 ?5 U7 R" i$ f. z- U) X2 R; G尽管这两组词汇的记忆程度可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第二组更容易记忆。因为第二组项目可以明显分成有语义区别的三个类别(餐具、衣物和交通工具),这可以成为存储和提取项目的线索。
3 d) }2 M c( i1 J7 v; `/ d! d" ?! f- b9 S5 Q6 a
用在孩子身上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孩子记忆。比如想要孩子记住各种动物的名称,可以分别记忆昆虫类、哺乳类、鸟类等。或者在帮助孩子记忆数字时,可以把数字和想象的物品联系起来(1像筷子,2像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子等)。同样在教会孩子记忆英文单词的时候,可以结合各种动作来记忆(dog,妈妈可以做出小狗汪汪叫的动作;bird,爸爸可以做出双臂飞翔的动作等)。5 c# j/ q8 S0 j
! G) v7 V" x) |( w6 m* ]策略三:提取
( p- Z/ m* p. g; P: g- k1 Z n如果不能将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将信息存入长时记忆中就是徒劳无功的。年幼的孩子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差,这也是他们在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中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 p0 g0 k# ~% Y
/ e" L0 }( f% H0 b说到这,不得不再跟妈妈们举例说说什么是“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
7 _2 P/ t6 {& Y- t) f. n自由回忆——妈妈问:“宝宝,你昨天都干嘛了?”
8 G l' x. W; L# B c) i线索回忆——妈妈问:“宝宝,你还记得咱俩昨天去爬山,你都看见了那些昆虫吗?”! C' b: L' X! _' ~- F9 |
' Z2 b& w1 h C: ?在自由回忆中,孩子只得到一般性的信息提示,如“告诉我今天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妈妈所提供的一般性提示,孩子们很难提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如果为了促进儿童提取更多的信息,我们就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线索回忆的问题,这样的话,孩子通常能记起更多的东西。1 S) o* f# Z$ k2 h4 A
2 C# a6 L l" D2 T* M2 ]* y% I" L有些妈妈常常抱怨孩子的记性不好,上午做的事,下午问孩子都不记得了。其实不是孩子的记性不好,而是孩子受年龄限制,妈妈的提问方式不恰当。举个例子说说:8 \* Y2 M0 c6 W5 B3 G( }3 q( `: Z$ T
8 w) C: k( f) U) \9 C% b, r- @0 Y$ O
一天上午,一个5岁的女孩和父母一起在家中看了《狮子王》的动画片。下午妈妈问孩子:“宝贝,你上午过得怎么样”(可想而知,这种封闭式的提问,孩子无非给出两种答案‘好’或‘不好’),不出所料,孩子的回答是:“很好”。妈妈继续给孩子一个一般性的提示:“你上午过得很开心,是吗?”孩子回答:“是的。”(截止到目前的谈话,妈妈和孩子的对话都还停留在“自由回忆”的阶段)
. X# X7 F" C/ }2 ~
3 P- C! c, q3 t( U6 @3 V然而,如果妈妈能够换一种问法,比如问问孩子:“宝贝,你能给妈妈说说,救了辛巴的小动物们吗?”孩子就会继续提供很多的细节回忆,比如告诉妈妈丁满和彭彭是如何帮助辛巴、如何谈话、如何唱歌等细节。其实孩子不是不记得,而是需要给他们提供回忆的具体线索,他们才能将信息提取出来。
7 H# W$ M" a) x0 Q
: l4 N% z9 F6 ?( g最后,我想说的是,训练孩子记忆力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在大人的权威下,即使孩子死记硬背下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未经孩子有意识消化过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变聪明,反倒很有可能让孩子提前倒胃口。
& t; v+ ^; E1 V, E$ t. \7 ^ ^$ M% ?. @8 _# N, D: h8 g) h- Z. W& M
唯有好玩的、生动的内容,孩子更愿意去留意、去主动理解和记忆。所以,与其强硬要求孩子记诵内容,不如先花心思想想,怎么样发现、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好的体验,同时引导他们学习记忆的方法,孩子就能学会构建一个世界,也构建自己。
C9 ]- c& \$ c E' _
2 d7 v( R5 W9 W K, E8 Q+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