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高中有机化学4 {+ X7 {& k [4 } n# h
" P {3 @7 H0 e; F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使之成为高中化学的难点,在近一阶段的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为选修五打下坚实的基础。
6 k, w6 e5 V! p6 ^/ r8 V! N( o. n7 G7 l0 a
一、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
: z: ?& p" W G$ v4 g' a3 M0 X, ^* D6 Z* Z! F7 ^! ^2 n- m/ d% X0 H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这个法宝。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才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h' `6 J" _5 P
M. Q% ~4 I( t, w" }& i; t/ L 从物理性质看,烷烃的熔沸点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增加,状态也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对于相同碳数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A, e/ f9 G7 J7 A0 h5 i
* I2 ?8 u' o2 w; `9 _5 o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难氧化,但是可燃,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莆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o$ G' c2 N* I' Y0 s7 h9 M
4 u' {! }5 [8 }9 U2 Q 二、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
( m2 [9 i6 Q1 T6 m5 ^" G1 @1 M
/ Z h5 Y! v4 Z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与钠反应断羟基中的O-H键,催化氧化断羟基中的O-H键及羟基所在碳上的C-H键,酯化反应断的是羟基中的O-H键。
/ @- z. ~6 C* [) P1 f7 X9 E4 O t2 f# X) H* S* ]
三、学会辩证分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H# e4 R( i. V' R( D7 I
3 V( a- @: q8 i& v! T: h2 q M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学透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是,不同的事物在考察普遍联系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发展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其普遍性与特殊性。
# r3 M* ~! V1 u" f/ o: o# O2 K! C3 b- B3 |5 k# S6 }: }. x- P. B. F ^
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有同系物,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是相似的,这就是普遍性。因此,在复习时只要认真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就可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把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但是,任何特殊性都不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复习中要善于在有机物的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以醇为例:醇类能催化氧化为醛、发生消去生成烯,但(CH3)3C-OH不能氧化成醛,CH3-OH、(CH3)3C-CH2-OH不能消去生成烯,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0 ]4 g. ^9 I, F, N; P
% U$ [4 L T/ @ 蕴含在有机化学中的辩证关系还很多,关键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能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外部条件综合考虑,灵活地作出判断、做出处理,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 m4 D: B% \$ c! ~- d/ ^
9 u4 A$ H- m4 K 四、抓好相互联系??达到知识融会贯通: z* Q$ o" r3 C) a. a
+ ~" z8 T; E9 M- H5 v" |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理清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如重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L1 u! K# ?: J3 b& I; X# Q
6 t! ?0 ~5 f N; R8 o6 P: J; W) W4 U
CH≡CH→CH2=CH2→CH3-CH2-Cl→CH3-CH2-OH→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7 S' Z9 p3 H1 L9 U4 V4 b
/ T G: m# s2 }
学习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不仅要掌握转化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更要理解转化过程与物质性质、制备、用途的时间的相互关系。
9 @- {! C/ S$ |- Y! {; R- J5 n! O& Q$ R& N) ^
五、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不断升华
2 c* ]0 n H, i+ m- o6 i0 W# }& c. _) s% n* g+ B9 n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本原则。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作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更应如此,在学习中要善于运用化学原理去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达到知识的升华。
* A% K$ H% v, C) S$ {' w2 G6 s. F0 L3 [9 V8 d( T1 r
如在学习《多糖》一节后,会分析吃干糖时细嚼慢咽,在口腔中咀嚼时间长些,能体验到味道变化的原理,还可联系很多饮食保健的道理:饭后不能喝过多的水,有些食物能帮助消化,有些食物又阻碍了消化等,这样就会对淀粉的水解有深层次的理解。
. R- s' o# ?$ | Q
5 S5 s$ M3 Y' b3 d5 [, L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拓宽了学习的思路,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学会关心社会生活,并努力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 c! S1 u+ [, p7 U7 L
" c7 s7 h6 \: P. Q( ]6 v0 i4 q/ \ C 以上仅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当然,有机化学的学习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认识,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 R* D) {5 L, O7 Q5 J/ [
# n+ @% R* q(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