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中学生暑假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101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2 22:4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使用手机;在中学生中,“有事打我手机”已经成为口头禅。在课堂上频频响起手机铃声、不健康的垃圾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笔者不提倡中学生带手机,理由如下:
3 l4 }; y6 `# m6 P! Q8 C& ]% L- Y7 ?: c% w! P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作为年龄较小的中学生,活动面比较狭窄,自制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打游戏,发短信,这样很容易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们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反叛期,手机的使用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的同时,也增加了早恋的机会。 1 y) R1 W- V8 M: y' U7 O
4 K* O8 |4 Q, I
其次,中小学生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手机虽然不是很贵重的物品,但带在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尤其对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故意的露富,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
9 N- h: h" A" F- z: @
0 s3 Q- h! V8 G; n手机中通常会存一些家庭住址或者家长的电话号码,这对孩子有好处,但也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1 I0 z* C) a% J0 M+ A* `$ F" a1 }/ Q$ S* v/ x0 k( m, D
另外,从健康角度考虑,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健康不利。有专家表示,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因此为健康着想,青少年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 C* h9 h7 k! r+ z: w6 s& s- q8 f+ G- g* }3 p7 @5 H
最后还有一点,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这样会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笔者并是说禁止孩子们带手机。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能为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们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8 J7 n6 K5 }* a2 H$ e3 Z) G
/ ^+ x+ i/ j2 w8 [9 J. {' Z6 ^
时下,校园颇为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手机。特别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的竟拥有三四部手机,并越来越时尚。对此,我的立场很坚定,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理由主要有三方面:一、短信闲聊,贻误学业;二、不良信息,污染心灵;三、助长奢侈浪费和盲目攀比之风。
8 T, p4 R* [. Y, l! O# G: S! U" y/ m% C# K( U% J( c
: `) b1 X3 w, q( Y/ d1 l
首先我们看一下短信闲聊。家长为什么给我们配手机?目的无非是便于我们与家里联系,但大多数同学却用它闲聊,特别是个别同学竟异想天开用于考试作弊。
6 e) R; Y, m2 H  J/ w
7 ?& y3 W* E0 m$ L. {5 G% n4 ]
1 f7 [" ]/ T' b( e6 z/ z, R其次,我在这儿向同学们疾呼:不良信息当严防。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部分同学相互转发那些黄段子,一些露骨的字句,让人看了脸红,怎么能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呢?特别是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有的人经常上网订阅类似“激情男女”等内容,只要在网页上输入手机号和密码,选择订阅,24小时后手机将每周接到两条有关两性内容的信息。精力的迁移,使有的同学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0 n3 Q8 B" F# ]. \2 I5 N
) ]' v! C4 W3 [" T! K- F" \& e8 N3 y6 I  b- N
最后,对于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中学生,用手机绝对是一种高消费,而且它又属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很容易丢失,再买新的又加重家长的负担。况且有的人好胜心理严重,看到别人有新手机,心里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感,就想买更好的手机,长此以往,奢靡攀比之风愈加难绝。 ( T9 f+ D) @: i9 l6 b% X) k
# e) J* `" F9 v+ I# d
; X" B0 @3 c# t( A
下面是一些对关于“手机”的调查:(摘至:三江都市报)
4 u  e7 q5 N, R& {' ~; t7 M/ C3 \/ C5 X8 G
+ g8 Z$ s' v$ i2 v( D/ Q
调查(一):手机成为中学生新宠 # M5 ~! X" x, h1 J. `; X$ R7 Q

7 `: a% N) i! m! D1 f+ E+ l8 D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r) ?; X* @5 U6 M8 Z
0 O4 h0 t  N' V0 V: X5 r6 R9 K+ {, A
# [; C" ]! i" J3 ?) ~5 H
* Z+ ~# }( J, B
某中学的娜娜同学期末考得还不错,她借机求了妈妈好几次,要买一台手机作为自己的新年礼物。爸爸妈妈商量后答应了。春节前,妈妈特意带她买了一台手机,还了她的这个心愿。娜娜现在正读高一,她说,学校里有手机的同学比较普遍。据记者在长沙手机市场调查到的情况,中学生正逐渐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比较稳定的顾客群体。 7 m$ z3 {4 [/ R- P

6 ~! |* F0 v9 h  I. D9 l& ~# d3 a+ b( S0 T" U, e
) X# n: X( i0 h: n4 j& h
为了求证这一说法,记者在长沙市的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 H0 F5 B1 F* l5 x) X) F2 q8 W1 o+ L: Y- P# p4 w3 E. f( D4 q. ~7 S
! q5 ^  n( L/ O4 s# l! c3 O' V* C, ~
* G0 N. A( ?- Q
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长沙市某中学几位老师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手机与学生的相比逊色多了。
! O1 Z) |% x+ O" m; I
+ y* S8 T% |9 P, E( I8 Q' {
3 w: v7 y: w( t6 V" V, u. y) o* }2 K. \/ |% E+ _  H! |

# L. S7 y! `6 a+ J6 _4 @) v/ y9 H$ T- u. h& y3 I1 {  ^
$ v% {( o! o% ~, N: X  d
! Y6 J2 n6 |* s. r! {+ Q
调查(二):手指之间演绎校园时尚 7 I" O+ `( D; l7 o
$ x' y# p; J/ Q# \9 I& j) U

* s9 r7 X) C3 D% d1 q3 p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手机已经成为中学校园里一道新的流行色。 0 p/ A) L' e# P* t" C
% K, L6 {9 p/ t& v
在长沙市部分中学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拥有手机的学生当中,90%的人表示会用它来和家人联系,38%的人用来和同学聊天,收发短信的有65%,玩游戏的占到19%。
- k2 P8 I5 w" x9 a5 O- X$ l) s3 R, X% F) e/ U

- h7 S6 R: A9 D9 v! h
8 Z5 g6 H! O+ R  G; B主要用途一:打电话校园流行指数7 , `+ C) K2 B8 ~$ i

. l2 H) N5 {# b: ^; d' x+ m; n- a" x! a7 K' \& t% O
! _6 m3 B0 `" \0 U# P$ O7 K5 \
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同学都认为,手机确实给与家人联络带来了方便。父母可以及时掌握自己的行踪,避免一些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担心和误会。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因为手机的使用而变得更加频繁。
% Q6 Y5 q5 K: m8 a$ O/ V$ B
; Z" d* E( |/ x" X2 l, \0 _/ t  `& t' ^
) n3 X' R( G/ s, v  E2 k. S+ ?
主要用途二:收发短信校园流行指数8
! Y4 G' I1 D. Y
% a. O# R+ o5 `! a* q; y8 G; ^
& d0 |* n7 H# r" j( L+ q
1 F9 \, L3 D* w7 `! [“恭喜你已被美利坚哈利油蠢得死大学录取……”这是我们在一名中学生的手机上看到的短信内容。她说,她的手机上还有好多类似这样的信息,都是同学之间相互发送的一些笑料。在所有的手机功能当中,收发短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 G( N1 ^( G4 w% k8 e9 k& p9 ^# b2 S5 I7 [: _' _9 O* T8 k
+ m0 b7 y$ P. C* l
( Y# H' R. c" s
主要用途三:玩电游校园流行指数4 ( u- m% E- T; A

6 A, c; V9 m- [0 A, N5 {) O" F' N; o. S6 E0 ]
; b1 w6 R7 m6 A+ Z) J' @
尽管手机的内置游戏内容远远比不上网络游戏那么丰富,但由于使用不受地点限制,又不要交费,所以,手机的游戏功能很受一些中学生的青睐。 4 y# i) e! W7 C, V

9 a: z- @! _! o; T# p) Z
# N( v9 `+ e  I3 p* p0 |2 O$ p6 P7 C% e( M" H6 i- S/ R  J. C
不少教育专家认为,手机的流行,有来自社会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的因素。手机价格普遍降低,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购买条件,此外,手机还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湖南师大社会学系研究生导师肖汉仕认为,中学生用手机,一是觉得好玩,可以相互发一些笑话、好玩的信息;二是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6 J8 [0 f2 z1 [; Q$ T4 `
7 I8 d% t8 r0 x0 M" C: [( w
4 @# x. e2 g( N9 ]$ C7 @# V

; ?6 E7 c: j/ o
6 p4 C. p! n( x6 h- y* q( Q
3 x/ |1 x* @6 ?6 K/ G调查(三):利弊如何明辨 3 Q4 Z$ G7 [& ^# R. ?2 R4 c! Y
6 o- @$ m+ X$ ?% w" p

7 N6 A4 q6 B" Z4 p9 t* N7 J8 M
9 i- E' \$ {  c+ ^: ~1 R7 U贺岁影片《手机》让人们意识到,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与麻烦。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使用手机所产生的利弊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4 ~5 U) Y. \* V* Z4 `0 b/ _
! O% ]* ^- T  [/ q. f' S+ V6 ~4 t" P. B" M. W6 L

2 f3 B: A- ]) {面对记者的镜头,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会说出他们用手机的一个最大好处:便于和家人联系。这也是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一个最大理由。不过,手机给孩子带来的方便已经大大超出了家长原来的想象。在很多时候,孩子们把手机联系对象扩大到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
) o# ?1 t" Q+ q8 t9 g) b) b- k: X) }2 `5 ]; T

# r# d2 \( J& c6 d. |5 u% [  z+ O( x' F
现代科技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不少老师给我们介绍说,拥有手机的学生开始热衷于聊天、发短信、玩电游,使用起来也往往缺乏节制。
) i! _+ @. b/ A; k
# X& J% M" W7 i7 W( t/ m8 I* ]8 O* |/ @/ V- I8 ^8 k

( ?: }( X' `' R$ ^# F另外,由手机引起的攀比之风也开始在校园盛行。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做父母的左右为难。记者在山东淄博市的三所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如果任由手机攀比之风继续在校园蔓延,恐怕会有更多的家长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9 E  \4 U$ n7 t+ ~/ n
9 g' J& Z4 ~8 _" D7 |
7 K/ }$ F; v0 F+ B  r9 [7 }
调查(四):挑战学校管理 1 d; e# O) T2 y4 i% _
) {7 p& z  P9 R- n  f

6 J+ D7 B5 U1 y) w
% ]* H  Z! S# f4 s9 S手机的日益普及,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一个问题,如果让手机在中学校园放任自流,无视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许多青少年将很快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7 u& M" w2 ~2 l  h  ~+ ]  ?0 d

! i' t% s1 G, d- p; T1 I. r, I% m' E. _! a8 p( b: Y  z& v* }

3 t" \! K4 p: m* i! }( I: I* \/ J( [很多老师反映,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比如在课堂上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另外,校园里还出现了用手机在考试中舞弊的苗头。据长沙市长郡中学某位老师说,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 T0 F) K' J# U$ F4 k  s
9 e* }  F( N7 f6 E! k6 }
/ ~: b% i5 h) i5 y. n+ ]- c% P5 i& ~- W# Q1 P, }& y/ t, \& `
据了解,一些学校曾严厉“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想彻底解决手机所带来的问题,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不少学生认为,学校禁止他们带手机缺乏充足的理由。 2 \5 b) G" B. N1 F0 ^, B3 [

. x# {7 c" c' q% \8 ?
9 {4 A" C4 B: n5 Q, Y: E- `9 c* T) _. {: C9 u+ p
一边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一边是手机带来的种种尴尬。如此尖锐的矛盾正在考验教育部门的智慧和决心。
- k8 v2 L  y1 |2 ^% Q& Z( S+ T% T9 {8 d

; L7 E* o2 k$ [1 t  q$ F7 Q: q* c# u4 ~# h
这种困惑与挑战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日本的一些中学向家长致信呼吁,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希望家长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 ' Z9 N5 f- Q+ ^: ]5 q: K

) F& G9 }6 b5 ?6 W' @' I
6 p, _( ]* C, t- x. ?9 }$ E- E* j
- _4 d$ H2 L) l( r, m9 W5 H上海市建平中学是国内最早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管理措施的学校。2003年12月1日,湖南师大附中推行“校园文明规约”,提倡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并在校园内安装了60台磁卡电话,方便学生与家人联系。长沙市一中也准备在今年上学期进一步完善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规定,并把手机的使用问题作为信息时代下的德育课题开展研究。 * u. f" Z8 J. x& _% o, z" ^

" K# B' w% `7 V2 U0 b3 T8 [- r$ W. i+ t) Q1 R2 J6 Q7 Y' P

/ S" H6 a7 R4 n3 G$ J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围绕中学校园手机所引发的争论,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手机本身,其背后,还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因为现代学校早已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信息开放时代下的一个社会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在选择采取相应措施之前,应该多从是否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权衡利弊。
/ O6 s) {% P1 p1 z& |
9 k: ?  i6 U0 H$ n& N6 c3 ^! `" B) o* p2 o& J+ k, c& Y5 K4 ^

+ v  H- g: W  A9 ~& f8 |# g9 m4 a
; ^$ Z3 [5 W! s& b# D' V7 m
' b0 M& w, w- a8 N) X
5 c: O- `! V- y" M7 v/ T" a# M0 }7 E

/ J/ w! w9 o5 p6 h5 d
2 G7 W( Z/ r4 A4 N9 m6 K6 {6 g6 C5 i# |9 d' _9 p/ Q7 Y+ T

. b$ l) U1 ]2 {+ A$ o5 X/ Q7 u& ^- |, ^( a. G

0 l/ A+ h# _" g1 M! z  I% `! b0 D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B' G2 D0 ?7 a2 x# N* B' {8 a( x) [& D4 l+ K- e& Z$ L& }/ z- ~
  h( N. d: B# q# z; P8 @$ Z

, R4 T. J7 d' {8 ~6 m' r0 d今年9月份以前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内10个高中生,7个有手机,但如今却找不着一个学生在公开场合使用手机。因学校规定:任何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一经发现,扣押后交家长,并且扣班级竞赛分每人次5分,扣个人品行考核分5分,屡教不改者处行政警告以上处分。
  b( ~! }4 c: S
; x- \- C4 J( _4 o! [9 F1 b9 o" a
8 Q& K6 s/ Z, F, |) G5 s5 N' n5 W8 M5 Q
校方推行这项规定之前,就料到有学生不愿接受,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让每个家长对这项校规写上反馈意见,没有一个家长对此项校规提出反对。 8 ^4 P& K7 x. ?# M6 ~
& h0 ]5 d0 K- `$ w* p# c) w( r4 _; w
  W  l: |* ^- L

4 `  {/ N: c% m8 B这项规定出台并实施后,共有50余个学生被处罚。现在还有近25%的学生在“负隅顽抗”,偷偷地使用手机:公开场合不用,回到寝室就开机。短短1个月,学生手机拥有率就下降了50%,校方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 P! F5 h$ p$ D5 f

5 `' `. ^8 R/ a* j
# y: C' \2 h2 n$ y1 E$ V2 J" ^9 g7 F. H& i

/ j' W, B; I1 G! r8 v4 x3 @" e3 W- [3 s, h+ G# Z
% f9 o0 D8 R( ^; T  k
, S/ u6 i5 l' E- q% _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 x4 B% E/ j$ S! N1 P# v9 W6 K5 T+ v* t6 b8 W: U9 ~
% [3 r. H/ c2 y$ X

: j$ B* l" |6 ~! R- V"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主要理由有三:1.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在校园的贩毒活动;2.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黑社会或地下组织在校园的发展壮大;3.传呼机和手机会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干扰。 ; D; J+ R" o& W# ]' E$ [
: }& I6 ^9 ]7 B: i2 S

$ Y, J5 U, n2 [! u- T& }* l% v  `8 ~: _- t: Z) f
美国一个叫“全国校园安全和保安服务”的咨询组织声称,虽然使用手机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方便,但手机对正常教学造成严重干扰,还频繁出现学生用手机恶作剧造成恐慌。另外,如果学校真的出现恐怖活动,所有有手机的学生一起打电话,很可能造成手机系统的瘫痪,使用手机也有引爆炸弹的危险。
7 w+ W9 r2 C, `* E& T4 s9 _+ v8 E- ^7 @( A5 N9 x: X

9 I! _( a$ T4 ?& l, _, b2 i. p) l. z" K: n( w
在美国,反对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力量很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佐治亚州在下午3时放学之前严禁学生使用手机。一旦学生违反规定,老师可以将手机没收,并对当事者进行违纪处理。 " L1 Y& `. f3 s) k% H& o7 {

/ P! f6 Y  |, T3 A) F
3 _* ]* g: ^" y# `
- I3 h, k7 `5 n# O- `" J  B: {7 A' A3 H6 `

# M% |4 \2 i2 p. f+ h  x5 {; [+ J- h1 b7 i+ N# b- n
6 @0 ]# _, ~0 Y4 L9 g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 _1 c1 t  v7 }8 Z" J, s

+ |0 h1 c4 M4 V. P' n% V# d: U5 p' s  B; ^7 v+ R
3 Y$ F) W2 U& B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1 D$ P6 ~& o, U3 E
1 N5 y3 z/ j# w8 R  X: D2 G/ Y  X

! g4 w& R, y8 T' p% }" Y' W. d8 x; Q$ v- p5 G2 v+ B/ W
去年秋天以来,芬兰电信运营商无线通讯公司为了增加用户,直接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向青少年本人推销移动通信服务项目,同时寄去入网合同和入网卡。由于未成年的孩子在经济上不具备支付能力,其手机费账单一般由家长支付。许多家长向芬兰消费管理局反映了这一情况。消费事务专员立即出面制止电信运营商的这种不当作法,同时禁止所有电信运营商向未成年人直接推销移动通信服务。 " L/ M6 U- M4 |! J3 y

* F- U1 M/ ~) d) U8 q) P" x& k; b

! S8 ^7 b+ H$ g: [芬兰十分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芬兰消费管理局的负责人消费事务专员专门负责监督为保护消费者而制定的法律和法规的执行情况,在规范和净化市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p1 B5 [' ^& ~

; m2 k! C! k8 q+ S7 r- V8 W5 K; ]2 F' T# o1 C  k3 s8 R

5 v4 n- [- w% `# A个方观点: - G2 o0 H8 G5 `5 z7 \

; n, p6 s, G  u; y) Y, ?6 J* K3 E5 @$ I0 a

* k* }. U, W7 R3 M家长:手机“遥控”孩子
2 a" o) V1 ?9 O- K" ]$ b( {3 W3 O
. Q! j) l" M% T; f4 C5 |) U
* J5 Z; X$ B/ v) p$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其目的是为了随时能找到孩子;孩子一旦遇到危险能及时用手机求助。
( O! ~3 R8 @9 v) e- U( F1 r( W3 a/ `. I' P1 S

" K9 ?) `% [+ o5 V$ R7 r  q8 S王女士在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时,就给他买了手机。现在孩子读初一,所在班级的学生普遍都有了手机。王女士说,从来不让孩子在上学时带,只是周末或假期补课时才让孩子带手机,主要用于联系如何接送孩子的问题。
3 p6 {7 z; v' }: O7 Z, t9 f" M5 _, N5 b. Q

7 ?0 m8 e3 |6 [, o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张女士认为,在如今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时代,让孩子为了回电话穿过几条街,既不方便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配置手机。 ; P6 [% U+ E6 f. O+ Y
! F/ k$ v) I/ W- I
孩子们有了手机,可手机的使用情况真的像家长们预期的那样吗? 0 t* h% s, l3 K1 j  Y  T, M" A  }# I
9 \/ X& u8 P5 w
* D! [8 q0 Y: A+ w1 B1 z4 w  _1 b6 k

: n' d( O% L. D/ O+ T孩子:手机联络同学
4 k$ {2 j4 E! Q5 h
9 J% ^' n! L8 `% d( `/ p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 d* H; Q+ ]! y$ `* l6 U
. B5 @% P  x! P% a& c
+ m6 V1 i, Q, l% `: E, Y
& V$ v! z* F8 b4 q3 |; @" c4 ]2 u昨日中午,记者在铁东某初中门口听到七八个身着校服的中学生正在讨论周末怎么给同学庆祝生日,因担心临时有变,一男生随手从书包里拽出手机说:“到时给我打手机,省得找不着我。”另一位男生也说:“对对,你们打我手机,别打咱家电话,让我妈知道事儿就多。”
0 W: W2 p$ P! D' p! m& a$ N- G
7 j5 f  @8 @4 C# W4 ^8 t9 A
8 ^7 Z- H& e: W, x/ x0 P相反,孩子们对父母的电话却并不感兴趣。一位初二的女学生告诉记者,父母动不动就给她打电话,让她觉得好麻烦。而林先生给儿子买了手机后,发现一有事找儿子,儿子的手机就“关机”。一问理由,不是没电了就是忘开机了,“反正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林先生无奈地说。 + n7 G7 X9 P2 r( K- [

9 U9 J+ R0 ]4 [& E3 N
" T  A* \, j  H/ o9 Q校方:手机最好别进来
/ ]) z( E. U  o% ^- J2 x8 |" n
+ e; q+ g' K. N) P+ s
4 G; y+ R- V, M5 c9 c! @$ c  Z; M' d1 ]' p' O4 O* N0 T% w) H
经调查发现,我市绝大多数中学都作出了书面和口头要求,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
+ I: p/ b/ P- m% R. w8 f" [# `) e5 D2 y& U) ~2 V

6 E/ v( [) u- }2 h7 G# U9 S3 u# y某校高三路老师说,学校虽然规定不许学生带手机,但她上课时还是经常会听到手机铃声或者手机短信提示声。她一旦发现会立即没收该学生的手机,并令其家长来校取回。从没收手机的情况看,在校生使用手机大都用于接发短信息商量课后去哪里,或是传看“黄段子”,这可比以前学生之间传纸条“高级”多了。路老师告诉记者,在校生迷上短信后会对学习成绩有影响
& v6 ~8 s8 P3 v0 F. f/ ?3 @: ^- |& _4 B- n7 i

* E% s+ i. y/ L% g& u相关阅读:中学生我爱我的祖国优秀征文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