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无量悲欣

[复制链接]
33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5 11:4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字字骨力。早已无法用书法来度量,他连人书俱老都不要了。
  
  大师林风眠,那个八岁拿着菜刀去救母亲的孩子——因母亲私通要被族人处死,头发上淋了油,然后即用火点着,他拿了菜刀冲进人群救下母亲。那八岁的悲欣交集。
  
  晚年,他客居上海,闻知傅雷夫妇双双悬梁自尽,他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画作扔进浴缸,用水泡软,然后再淘成纸浆——那是他毕生之心血,比之当年他从重庆再回杭州艺专,看到自己不远万里从国外带来的油画被日本人用马蹄践踏,他的心更痛。无所谓悲欣矣。他把纸浆一勺勺舀到马桶里,然后摁下开关,冲入下水道。那一刻的决绝与麻木,绝望与凄凉,已跌入无量悲欣。这是文革时期,林风眠心如枯木。
  
  晚年他移居香港,再没回来。这个20多岁被蔡元培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的天才画家,一生颠沛流离,我常常在西湖边他的旧居里发呆,那个隐藏于山水树木间的二居小楼里悬挂着他的画、穿过的毛衣、躺过的床、用过的画案。
  
  他在风中睡着了,他是风中的小鸟。
  
  少时,我听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的故事,只当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好事者写林徽因传,或拍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均是拍的情事,于今日来看,格局甚小。
  
  回头再看,不再叹志摩36岁命丧黄泉——他早死早托生矣。
  
  晚年陆小曼,牙齿掉光,头发落半。当年的绝世佳人沦落到用蝇头小楷抄写《矛盾论》,岁末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她画画写新生:年底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她29岁之后的生命毫无意义,残喘到支离破碎。人世间冷眼悲欣尝尽。天注定。
  
  从前对林徽因的认识颇曲解。自以为要活到任性如陆小曼敢爱敢恨,但中年后愈发欣赏林徽因——坚韧饱满,如一粒坚果,生机盎然却又凛凛飒飒。徽因先生,我懂你晚矣。
  
  是她出于对建筑的挚爱怂恿梁思成去学建筑。是她,在抗战时期,与梁思成坐着驴车走遍中国万水千山,180多个县,8000多处古迹——头上是日本飞机轰炸,脚下是横尸遍野。他们测量、绘图,在长途跋涉中,梁思成牙齿掉光,林徽因患了肺结核。
  
  在李庄,儿子梁从诫问林先生:妈,日本人打进李庄怎么办?
  
  林先生掷地有声:投江呀。
  
  一个风花雪月的女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坐驴车、用脚量,他们画出了中国第一本古建筑的图案,还有珍贵万分的测绘数据。
  
  当那些图纸被洪水浸泡时,他们痛哭失声。
  
  拆老城墙,梁思成扑过去嚎啕:50年后你们会后悔,会知道错了,因为真理在我手上。林徽因拖着残病之躯去求:你们拆的是八百年留下来的真古董,以后再建亦是老古董……北风在号,他们在呼喊。没有人听。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林徽因走了。梁思成亲自为爱妻设计墓碑——这一生的风雨才是执子之手。年轻时的任性和风花雪月,如何能与赤子情怀相提并论?
  
  梁思成晚年,没有欣,只有悲。他挂了黑牌子才允许出门,那上面写着:反动权威。他被领导红头文件批示:又老又没用,可以当反面典型。在最后的光阴,他只字不写,只闭目——他懒得再看这世界一眼。连无量悲欣都嫌多余。
  
  年轻的马尔克斯在火车上读福克纳《八月之光》,赞叹不已。多年后写下传世之作《百年孤独》,晚年马尔克斯得了老年痴呆,家中物件俱贴上标签方才认得,标签上写上物品名称、用途。他不自知凄凉满怀,却早已凄凉满怀。
  
  夜读孙犁《老荒集》,真是又老又荒。在给贾平凹的信中他写道:今年天津奇热,我有一个多月没有拿过笔了。老年人,既怕冷又怕热……那是1983年7月31日,那时贾平凹刚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他告诉贾平凹:写些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吴趼人研究资料》中他只写了一句话:此书字太小,不能读也。我也已目力不及,感同身受,字太小便不读。
  
  年轻时孙犁这样想:我一定老死故乡,不会流落外地的。但他终于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
  
  T跟了我几年,见了世面,仍然朴素干净。一日看《舌尖上的中国》演到山西面食,她泣不成声。我每见“山西”二字亦想到她的阳泉,甚至听到山西话也格外亲。她亦不知道我每每写与她、她的母亲、H四人闲聊、吃饭、喝茶时,已是捧着银碗盛雪时光,珍贵得连痕迹都美。
  
  乡下表妹仍在杀猪。每日五点起来杀猪。她说,“我听到猪的嚎叫便心疼。”但她育有二子,要上学、吃饭、花钱。她只能杀猪,只会杀猪。
  
  暮春时节,随母亲回外婆家扫墓。母亲思念外婆,每忆便涕泪,有一段时间眼睛都不好了。这次回去看了二舅母,她更瘦了,穿了去年旧衣,照看着四个年幼孩子,还要忙活家里的农活儿,眉目间少有欢喜。母亲塞给她钱,她便蒸了手工纯碱馒头,又炸了许多油饼让我们带着。那自然是民间仍有的质朴情义。母亲说接她城里住几天,她说可不行,四个孙子没人看,地里的杏花也该嫁接授粉了……似水光阴中,没有惊天动地,皆是无量之悲欣。
  
  晚年林语堂客居美国30年。他定居台湾阳明山上看着他的家乡漳州方向,老泪纵横。那时正文革,他家园不能归,只有望乡泪潸然。翻看《生活的艺术》和《苏东坡传》,想与这些老人秉烛夜谈。
  
  一日父亲和母亲说:你若有一天离去,我不哭,拉二胡曲给你听。母亲便生气,说父亲心里没她。父亲读庄子多,知道庄子丧妻后击鼓而歌。生命的逝去原是天地自然。祖父去世时父亲便不哭,也拉二胡曲,众人皆笑他痴,我却明了父亲的无量悲欣。
  
  春日一个人行走风中,见众人皆碌碌。二大街上的饭店关了旧的又开新的,桃花、杏花皆已落尽。修车的师傅满手的油在忙碌,水果摊小贩仍旧给的分量不足。胖姐的蔬菜店还那么热闹,聚众在那儿聊天的人有闲茶喝。
  
  我去菜市场买了块猪肉。肥的熬了猪油,拿来炒菜有植物油没有的厚香。瘦的剁了馅包饺子吃。今春的荠菜正鲜,我买了二斤,用热水过了,然后一个一个包起饺子来。



相关阅读:与笑容开什么玩笑
下午5点钟的灰姑娘
儿子,妈妈谢谢你
公立学校为何难出“尖子生”
我挥霍着夜晚,所以走得比想象远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