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一个人的医院

[复制链接]
23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11:5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比里亚的医疗体系已彻底崩溃,欲生产的妇女,宁可拖着,也不走进“医院”。对他们而言,当地“医院”充斥了埃博拉病毒,与其说是医院,不如说是个“恐怖死亡的旅程太平间”。他们宁可自寻医疗,回到最原始的方法接生,暂时忍着痛,能熬则熬,他们相信不走进去,还有生路,一旦走进去,则是死路一条。
  
  西非当地的医护人员早已开始罢工,救人虽是他们的天职,但给自己送葬,并非普通人性可以克服的恐惧。他们批判政府提供的医疗保护设备不够,国际救援屈指可数。据美国疾病管制中心预测,截至9月底,西非感染埃博拉的人数已远超过之前的估算约7倍,达2。1万人,如果疫情继续恶化,到明年1月底,仅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两国的感染人数就可能高达55万至140万。
  
  越接近死亡之地,往往越有动人的故事。利比里亚当地医疗人员闹罢工,许多医院已经关闭。22岁的实习护士克库拉,她家中4人罹患埃博拉,当地的医院不是关闭,便是拒绝他们就诊。这位护士学生上网寻找埃博拉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染途径、如何隔离等,她看到美国志工医护感染埃博拉后,走下救护车时的“装备”,便开始自制隔离装备。
  
  她的隔离衣由黑色的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口罩、塑料手套及雨鞋组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制作了她的小专题“一个女人的医院”,记者报道的声音在惊恐的利比里亚疫区出现时温柔笃定。
  
  这名22岁的护士展示了她一人抗战埃博拉的设备,黑色小塑料袋套住头,后面紧紧地缠绕圈住;戴上口罩再用塑料袋罩上以免有缝隙;接着,她在身上穿上剪了洞的黑色大塑料袋,手脚各套上黑色塑料袋绑紧,接着才穿上雨鞋。她特别强调黑色塑料垃圾袋的重要性:它们够厚,比较不易破裂。
  
  她的父亲、母亲、妹妹、表哥共4人罹患埃博拉,她一人扛起照顾他们的责任,隔离每一个人。她每照顾一个,全身的塑料袋都要更换一次。最终表哥还是走了,爸爸、妈妈、妹妹则活过来了,这是一个笃信上帝恩典的家庭,活过来的妹妹说:“虽然我知道我的生命是上帝恩赐的,但同时也是姐姐赐予的。”父亲说:“我多么以女儿为荣,她一个人建立了最好的‘医院’。”
  
  利比里亚当地经济本来正在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埃博拉,今年的增长率可能达14%,但如今疫区已处于丛林般的原始状态,人性笼罩在惊恐、自我保护与仇恨中……
  
  9月初,无国界医生组织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显示,埃博拉致死率达51%,其中有一成为医护人员。于是,医生护士罢工、逃离岗位,或者整个医院都拒绝埃博拉患者及出现类似症状的病人。而世人也视当地为鬼域,不只多数国际航空公司禁飞,食物供货商也多数拒绝运送食物至当地,或者要求数倍价格。
  
  联合国一个月前对西非疫区发出食物安全警示,当地贫穷民众收入的八成皆需花费于食物,目前由于没有人愿意贩卖食物至此地,食物供给少且价格飞涨。
  
  逃离,不只逃离故乡,甚至逃离染病的亲人,这是疫区常态。但22岁的克库拉改写了西非命运的故事,她以黑色的塑料袋,一种最不起眼的生活物品,挽救了爸爸、妈妈、妹妹的生命。在苦难之地,泪痕、恐惧从来不是最好的答案,死亡不过是人必到的终点。克库拉决定面对,以坚韧与勇气。
  
  即使死亡之地,也有温暖的深沉回声。



相关阅读:16岁,甜蜜的尴尬年龄
18岁,我放弃了上海户口
五路公车未了缘
决定勇敢
高级公务员促日本成功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