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正义是不是一座很远的桥

[复制链接]
125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12:1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籍华人亚伯拉罕·牛是反恐部队的一员,在阿富汗历尽艰辛地寻找本·拉登。有一天,部队终于发现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处。但,就在炸弹落下的一刻,亚伯拉罕·牛看见的却是拾柴禾的孩子。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音乐剧《时光当铺》给我们留下的悬念。《时光当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曹禅的作品,而曹禅则跟亚伯拉罕·牛一样,也是加拿大籍华人。曹禅的处理,是让炸弹暂时停在半空,然后让亚伯拉罕·牛进入了“时光当铺”。在“时光当铺”里,亚伯拉罕儿时的玩具“乐高”变成了真人,向他“痛说革命家史”;妈妈苏梅则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倾诉着母亲的思念:给你包饺子,就是想让你囫囵个儿去,囫囵个儿回。
  
  盼着亚伯拉罕·牛回家的,还有他的妹妹西亚和恋人哈利菲克斯。然而,另一个母亲哈斯提,那个阿拉伯女人,却不能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亚伯拉罕。因为只有亚伯拉罕,或许还能给她孩子一条生路。只不过,要救下这些孩子的命,亚伯拉罕必须牺牲自己。
  
  于是,亚伯拉罕有了两个选择。一是迅速撤离现场,这样就可以回家团圆,因为他的服役期只剩下五天;二是扑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那炸弹,这样就可以拯救无辜的生命。走,还是不走?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难题。
  
  结果,是亚伯拉罕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别人,而问题却没有了结。
  
  为什么没有了结?因为正义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比方说,苏梅的,西亚的,哈利菲克斯的,还有亚伯拉罕父亲约翰的正义,就落空了。梅说得很对:我是你的母亲!从你生下来的那个夜晚,从你为了这个该死的沙漠而离开的那个夜晚,我夜夜都会醒来。我们把你养大成人,保护你,难道就是为了这个(让你去送死)?
  
  当然不是。但亚伯拉罕没有办法,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孩子“无罪而就死地”。这是孟子所说的、全人类共同都有的“恻隐之心”。那个阿拉伯母亲哈斯提也没有错。正如乐高所说:她把她的孩子交给你,这是她最后的希望。那是她的孩子们啊!她本不想这么做的,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只好对哈斯提说:我很抱歉!
  
  也只好对自己的母亲说:他们还是孩子,妈妈!
  
  苏梅却回答:我知道他们是孩子。我也有三个孩子,有谁替我这个母亲想过?我们每天倒计时等你回家,没有季节,没有月份,没有周几,只有离儿子活着回来还有几天。
  
  是的,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就是最高的正义。
  
  亚伯拉罕又只好说:正义向来是一座很远的桥。
  
  苏梅则说:但是儿子,这次你走得太远了。
  
  远吗?未必。至少,他是“逼上梁山”。亚伯拉罕的父母,是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他们历尽艰辛,受尽凌辱,好不容易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了凯、亚伯拉罕和西亚三个孩子。但是,他们的大儿子凯,却在“9·11”事件中遇难。在“时光当铺”,乐高告诉亚伯拉罕,小时候,总有坏男孩守在学校门口打他们哥俩。每次,都是凯让亚伯拉罕快跑,自己替弟弟挨打。亚伯拉罕则总是跑到医务室要来冰袋,在教室门口等哥哥。
  
  这样一种兄弟情谊,其价值是不亚于生命的。因此,为了凯,也为了千万个他们这样的兄弟姐妹不再生活在恐怖之中,亚伯拉罕必须走向战场。这时,他义无反顾。
  
  同样,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感,亚伯拉罕必须扑到那阿拉伯孩子身上,完全顾不上“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敌人孩子的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因为亚伯拉罕清楚地看见,炸弹落下的那一刻,那个大一点的男孩正准备扑向弟弟,跟他哥哥凯一模一样。这时,亚伯拉罕如果见死不救,那么,他跟那个该死的混蛋本·拉登,又有什么两样?
  
  这一点,就连苏梅也能理解。实际上,从一开始,她就已经想到,如果亚伯拉罕从现场跑开,“该不该拯救孩子”这个问题,会折磨他整个下半辈子。因此,尽管她清楚,谁都不会记住他儿子的牺牲(中国不会,加拿大不会,美国也不会,阿富汗更不会);也尽管她告诉亚伯拉罕:“在这场战争中,你不欠任何人的”;但最后,她还是跟那个阿拉伯母亲哈斯提一起,“托孤”于亚伯拉罕,并同声唱道──
  
  看啊,恩典时代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
  
  此时此刻,我们对“正义”二字,恐怕该能有一点新的认识了。在这里,显然有着两种不同“正义”。一种,是亚伯拉罕和他母亲梅的。其结果,是维护了真正的正义,并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人性得到了升华。为此,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正义,虽然那也是真正的正义。另一种,则是本·拉登和他的恐怖主义,以及某些“脑残愤青”的。其结果,则是让千千万万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千千万万无辜的人永不归来。其中,就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骨肉同胞,比如凯。至少,没有他们所谓的“正义”,凯就不会死。亚伯拉罕和那个阿拉伯母亲哈斯提,也不会。
  
  实际上,无论本·拉登和“脑残愤青”们自以为是的“正义”,有多少所谓“正当理由”(比如“反对美帝国主义”),一旦采取了反人类的手段,那就注定只能是邪恶。不要以为“动机纯正”就一定“行为高尚”,人类的共同价值才是最高原则。更何况,本·拉登和“脑残愤青”们的动机是否纯正,本身就很可疑。
  
  因此,不能用一种“正义”去反对另一种“正义”,更不能用所谓“正义”的名义去滥杀无辜!不想清楚这一点,正义就永远会是一座很远的桥!



相关阅读:提醒幸福
优雅的老去
印象邓丽君
瓷上的眼神
目的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