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徐庆群:心灵的选择

[复制链接]
223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5 21:0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择这个题材,就注定了要进行一次次艰辛的跋涉。这样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但我看到,徐庆群更像是用心灵去跋涉。
  
  一个美国人到中国上海,会惊叹,觉得它比欧美的许多城市都漂亮。但去到贫困地区,则觉得如见非洲。
  
  今天亿万中国农民离土离乡到城市来打工,而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则到艰苦贫困的乡村去,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去了之后,心灵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在那里究竟能做出什么?然后呢?是留下来,还是再去哪里?二十多岁的年华,为什么要把走向社会的第一时间投放到贫困地区去,这对自己的未来究竟会带来好处,还是贻误?二十多岁的青春,也正是恋爱和考虑建立家庭的黄金岁月,到穷乡僻壤去,如何安排这些“个人事情”?
  
  这个题材,不仅有中国百万志愿者人数之众与分布地域之广的辽阔,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是一个更大的世界。她将怎样来驾驭这个题材,她想去叩问什么?
  
  每一部纪实作品的真实性,都与作者真实的内心相对应。徐庆群写出了她心灵触摸到的真实,而我以为,这里还有一个文字后面的真实值得留意——她想去采访志愿者,更深刻的原因是在追问自己,追问自己的心灵。
  
  她生长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碾子山区一个名叫树林村的小山村,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父亲是一名乡中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她说她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写过一篇并非为了发表的小说《农村孩子》,以他的学生为主人公,讲述农村孩子上学的艰难。她终于“拼搏”到大学毕业,从那个偏僻的山村走出来,投奔到京都,是个到京都来找前途的女青年。
  
  她当上了记者。这些年来自己心里都在想些什么,追求些什么,还想要些什么?在这繁华的都市,感觉到自己是个北京人了吗?租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小屋,可是,为什么感觉灵魂没有地方住呢?还有,情感住哪里呢?为什么会感觉灵魂流离失所?我的心灵和情感难道没有跟我在一起吗?我是谁?节日里同事发个短信:祝你开心!我开心吗?从贫穷的东北老家“拼搏”出来,奋斗了很久,她还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可是,你得到了知识、学历,也得到了职业,你仍然会感到,更重要的是心灵,是心要有一个居住的地方。什么叫真实?如果正视自己,这是可以回避的吗?
  
  2005年3月14日下午,共青团中央表彰荣获2004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的36位志愿者。作为记者,她参加了这个大会,与志愿者们有了短暂的接触。就在那短暂接触后,她回到自己的小屋,关起门来哭了。
  
  她哭他们的勇敢行为,哭自己的卑微。童年的生活、乡亲们和她的同龄朋友们的生活,仿佛突然汹涌地全部复活……她知道一个大学生到山村支教、送医扶贫,对山村意味着什么!那真的是一轮太阳,挂在全村的上空,照在老百姓心中,那就是光明,就是温暖!也在这个会上,她知道了,在欧洲,志愿服务事业已有近百年历史,志愿精神为全世界所崇敬。21世纪,无论中国和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自己“拼搏”多年,到底想要什么?她仿佛听到父老乡亲的呼唤:珠珠,你可不要背叛!珠珠是她的小名,她从小就被奉若明珠,得过很多的关爱!就在这天,她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想去采写志愿者。
  
  我听出她在电话那头还带着泣音,便问:“你哭了?”
  
  她说她在想:“我是不是还有一点优点?”
  
  我说岂止是一点优点,你会因此而哭,这要祝贺你!
  
  她问为什么说祝贺?我说因为你还会感动。假如连感动都不会了,那是什么情形?感动,其实是一种能让人体验到幸福的心灵震颤。但是,志愿者多在遥远山乡,坐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找马车,你要去跋涉多少穷乡僻壤?
  
  她说艰苦她不怕。“只要志愿者到达的地方,我也一定能到达。”她说她没写过长篇报告文学,问我感觉她行不行。
  
  也在这天,她给我讲述了她从东北农村“拼搏”到京城来找前途的故事,她说她已经很累。回想起来,她曾经也带着热血情怀当过一名志愿者,1999年到2000年利用业余时间,在团中央做雏鹰热线心理咨询员,面对全国两亿七千万少年儿童,通过电话为他们解疑释惑。那期间她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对那份业余事业至今怀着无比的尊重。
  
  我于是感到了这是她心灵的选择。我说这里不存在“行不行”。你是要去找回自己的情感,重建自己走向未来的心灵之乡。不论你采访到什么,写出什么,不论是见识的增添,还是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建设自己的历程。报告文学最需要的是真实,比真实更重要的是真诚。你如此真实地直面自己的灵魂,这将是一次捧着灵魂的虔诚寻访,让文字从你的心里流出来,就行了。
  
  就这样,虽然她还没有写过一本书,她得到了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领导机构的扶持,也得到了团中央的支持。她选择这个采写志愿者的题材,也出于“志愿”,所以在她出发之前,她的心就跟她将去采访的志愿者非常近。每次上路,心中都有个内在的动力,就像去看望她的一位亲人。从那时起,我也一直怀着尊敬的心情注视着她的劳动。
  
  现在这部书终于将出版了。以中国百万志愿者服务于城乡公益事业、献身于遥远山乡的浩浩群体为壮阔背景的这部书,不可谓不厚重。徐庆群描述了她深入实地寻访的一批人物,那样的山区小道、草原边疆,那样的青春抉择、心灵搏斗,那样的困惑与追求,感动与震撼……由于我国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她深信志愿者们在贫困地区所作的努力,是构建和谐社会极宝贵的民族财富。
  
  最后我还是想说,在这部描写了天南海北许多志愿者故事的作品中,其实一直跃动着一位青年女子访问自己的青春和心灵的故事。她知道,她所得到的知识和文凭,不会因为储存在头脑和放在书架而成为财产,投身去做一件艰苦而有价值的事,则可能使自己渺小的生命出现意义。她的行动和她的作品打开了我对志愿者的认识。志愿,其实就是奉献。这是无法用合算不合算,聪明还是傻去衡量的。志愿精神无疑是人类的高尚精神,而高尚的价值在于能给人生以欣慰。庆群的选择同所有志愿者的选择,便交融着非凡的一致性:都是心灵的选择。



相关阅读:狼行千里吃肉
我们要学会欣赏
63张献血证的救赎
只要世界还在坚持问问题
“憋住”的文明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